二月二十四日,正月初四,晴。
對歐陽朔而言,又是不輕松的一天。
昨天下午剛政議完畢,今天上午又有召開軍議。
軍議的地點,同樣選在正殿。
相比文官集團,武將集團就顯得星光璀璨。
軍務署由杜如晦領銜,再就是趙括、葛洪亮以及宋三。野戰軍由白起領銜,四大師團的四位師團長全部到齊。
除此之外,還有孫臏、樊梨花、岱欽、林逸以及臨時從崖山城傳送過來的禁衛旅旅帥王峰。
將星薈萃的大殿,唯有一人,最是侷促不安。
他就是軍情司長宋三。
如果說,葛洪亮還算有點底蘊,有信心坐在杜如晦身後的話,那麼宋三這個混混出身,面對這些傳說中的名將,其自卑心理,可以想見。
偏偏,軍情司又是軍中的重量級部門。
一時間,宋三是真的如坐針紮。
如果可以,宋三都想向君侯提出申請,主動卸下軍情司長一職,回到野戰軍任職。以他的資歷,怎麼著也能混個旅帥當當,不比軍情司長輕松自在。
不說宋三,就算是林逸和王峰這兩員本土最有潛力的小將,此刻也是一臉的嚴肅,絕對的目不斜視。
一年來,林逸大小戰役不斷,正處於突破高階武將的邊緣。不出意外,他將成為本土將領中,第一位晉升高階武將的將領,又要重新整理領地紀錄。
至於王峰和趙四虎兩員擔任要職的將領,距離高階武將,還有一段路。
其他的將領,就更加艱難。
有一些將領,甚至都看不到突破的希望。
晉升高階武將之艱難,可見一斑。
前世,一些領地,因為缺乏高階將領,組建的師團,都找不到一位正印主將,要麼是領主親自兼任,要麼就是以副師團之職,行師團長之實。
跟城衛師團副師團長趙四虎的情況,如出一轍。
此次軍議,趙四虎作為城衛軍將領,是沒有資格參加的。
諸位將領當中,趙括、孫臏、樊梨花以及岱欽,都是第一次參加軍議。
因此,在議事之前,歐陽朔特意晚到了半個小時。
就是留點時間,讓諸將互相熟悉。
四人當中,趙括算是半個熟人。長平之戰期間,山海城諸位將領,可沒少跟趙括統帥的趙國軍隊打照面。
那個時候,他是意氣風發的青年統帥。
現在,卻甘願委身軍務署。
世事之變幻無常,實在是凡人難以揣度。
諸將領當中,跟趙括最熟的,還數白起。
兩人雖相熟,卻絕對稱不上是朋友。他們的會面,是要多別扭有多別扭。
當然,這只是趙括的想法。
於白起而言,無論是在戰役地圖,還是現在的主地圖,他都將趙括當成一位具有潛力的小將,還遠遠稱不上是他的對手。
對於君侯將趙括放到作戰司的崗位上,白起覺得,這確實是神來之筆。
以趙括之能,作戰司,才是最適合他發揮才能的舞臺。
至於軍務署跟他之前的互相牽制,白起從來都能保持清醒的認知。只要君侯信任他,那麼一切的手段和安排,都是無可非議的。
唯一讓大將心寒的,只有一樣,那就是來自主君的猜忌和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