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縣衙之後,歐陽朔在裴東來的帶領下,前往北海港參觀。
北海港位於北海縣東南角,屬於綜合性港口,一半為漁港,一半為軍港,即北海艦隊駐地。此前遷移過來的高階造船廠,就建在北海港內。
走進駐地,歐陽朔讓裴東來將造船廠顧問孫老以及廠長鄭大海請來,一起商討北海艦隊的發展問題。
駐地,議事廳。
歐陽朔坐在上首,環視一週,說道:“很早之前,本侯就定下大力發展水師,制霸海洋的戰略,距今已有半年有餘。在這期間,領地建設了高階造船廠以及北海港,組建了北海艦隊,擁有主力戰艦——蒙沖鬥艦,看上去還不錯。實際上呢?就是攻打一個小島,拿下一夥海盜,都顧慮重重,原因何在?”
歐陽朔提出的問題,非常尖銳,一時之間氣氛有些凝滯。
“裴將軍,你是水師統帥,你說說看。”歐陽朔開始點名。
裴東來知道,自己必須說點什麼。他緩緩起身,朝歐陽朔躬身行禮,說道:“啟稟君侯,如果要分析原因,末將自然可以說出一大堆的藉口,比如兵員不足、士卒缺乏實戰經驗以及對周邊海域不熟悉等等。但是,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北海艦隊全體將士都可以克服。最關鍵的問題是,領地戰船太單一,以至於無法組織起一場成規模的海戰。”
裴東來的觀點,讓歐陽朔眼前一亮,“繼續說下去。”
作為曾經在官軍擔任過水軍將領的裴東來而言,海上作戰經驗豐富,對北海艦隊存在的問題一清二楚。
裴東來整理一下思緒,接著說道:“要組建一支成建制的水師艦隊,至少需要配備三類戰船。首先是作為指揮艦的大型戰船——樓船,它既是主力戰艦,也是支援艦隊遠端航行的主要後勤保障戰艦。其次才是作為攻擊型戰船的中型戰船——蒙沖鬥艦。作為防護效能僅次於樓船的戰船,蒙沖鬥艦的缺點就是無法單獨進行遠距離海上作戰,因為它能運載的後勤物資,包括淡水、糧草以及箭矢等物資,非常有限。最後,就是用於哨探巡邏的小型戰船——赤馬舟,它船小體輕,速度疾如快馬,便於隱蔽。”
“只有三類戰船合理搭配,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戰爭潛力。艦隊的編制,也不是按照陸軍編制,而是以艦隊為編制組成。艦隊除了士卒,還需要單獨配備水手。北海艦隊目前只有蒙沖鬥艦一種戰船,要想橫渡大海,進攻月兒島,就必須冒很大的風險。”
歐陽朔點點頭,明白問題的症結所在,是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三類戰船中,小型戰船好解決,關鍵是大型戰船——樓船。
要建造樓船,需要突破兩個障礙,一個是獲取《樓船建造技術手冊》,一個是建設特級造船廠。目前的高階造船廠,只能建造中型戰船。
鄭大海已經突破大師級造船師,徹底掃清建造特級造船廠的障礙,歐陽朔只需要花費5000金幣,購買一張特級造船廠建築圖紙即可。
關鍵是《樓船建造技術手冊》,這類特殊物品可遇而不可求。歐陽朔只能寄期望於週年拍賣會,到底還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歐陽朔抬頭看向鄭大海,問道:“造船廠這邊,可有什麼要彙報的?”
鄭大海立即起身,躬身行禮:“啟稟君侯,造船廠現在除了建造漁船,已經停止蒙沖鬥艦的建造。”
“為何?”
“因為蒙沖鬥艦已經完全飽和,除了列裝北海艦隊以及西拉湖水師營,船廠還閑置著二十艘蒙沖鬥艦,都快擺不下。”
歐陽朔一怔,什麼時候,造船廠已經有如此高的效率,不可小覷啊。他問道:“造船廠現在各級造船師,分別有多少人?”
鄭大海臉色閃過一絲得意,笑著說道:“啟稟君侯,經過半年培育,造船廠目前有大師級造船師1人,高階造船師12人,中級造船師54人,初級造船師228人,學徒575人,一共870人。”如此龐大的隊伍,確實不容易。
“不錯。”歐陽朔贊賞地點點頭。
最後,歐陽朔將目光看向孫老,問道:“孫老,對古代戰船的改造,可有什麼進展?”
孫老除了參與七號研究所的研發工作,剩下的時間基本上都呆在造船廠。為此,孫小月還向歐陽朔抱怨,說歐陽朔是在壓榨她爺爺的剩餘價值。
歐陽朔只能報以苦笑。
事實上,進入遊戲後,這些老頭子的精力不再受限於現實中的肉體,一個個精力充沛,幹勁十足,歐陽朔就是想攔,也是攔不住。
孫老紅光滿面,中氣十足,搖搖頭,說道:“正如裴將軍所言,戰船種類太少,很多改造都用不上,只能在一些細節方面進行改造。針對蒙沖鬥艦,除了配備指南針,對船帆也進行過升級改造。同時,老夫計劃在船艙內壁裝上鐵板,在船首裝上鐵制撞角,增強蒙沖鬥艦的沖擊破壞能力。”
“最重要的研究,還是水密艙壁技術,以此增加戰船的吃水量。否則的話,加裝如此多的鐵制部件,吃水量跟不上也是枉然。”
歐陽朔大喜,沒想到孫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有如此多的改造。
“孫老太謙虛,如此改造,價值萬金。”歐陽朔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