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長,您好。”
“隊長!”
“隊長好。”
根本不需要專門說明,希望春蕾青訓教練夏澤和他的同事們知道怎樣稱呼卓楊最合適。
卓楊有許多身份,所以也有很多稱呼。有時候他被叫做‘卓教授’,有時候又是‘子爵’或‘卓爵’,有時候又是‘卓校長’或‘卓大師’。
但在中國人自家這裡,人人都叫他‘隊長’,無論是不是足球人,都這麼稱呼他。
‘隊長’只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一個團隊職務,每支足球隊裡都有,而且不光足球隊,只要是體育團隊都會有‘隊長’。甚至農村生產隊和工廠裡的‘隊長’更多。
但這些所有‘隊長’都要加上姓名或類別字首,比如‘張隊長’、‘德雲二隊隊長’、‘籃球隊長’,唯有卓楊不用。
在中國,只要嘴裡單說起‘隊長’二字,大家都知道是卓楊。相比起美國那個拿著盾牌的虛擬人物,卓楊是真正的中國隊長。
隊長卓楊和大家一一握手,親切地打著招呼。
足球希望春蕾不止是海量中國足球少年,也在培養著大量新銳教練精英,他們都是中國足球徹底改頭換面的大廈根基,兩者同樣重要。
夏澤和其他二十多名希望春蕾教練,都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們有的指揮球隊獲得了同年齡段佳績,有的精心選材培養出了肉眼可見的天才少年。夏澤的瀘州U14剛獲得了全國希望春蕾U14錦標賽冠軍。
他們都是青訓教練,青訓和成年隊的要求以及訓練方式都很不同,這次被集體招來全程觀摩國家隊訓賽,說明對他們的使用有了新的要求和計劃。
夏澤們將在國家隊這兩場友誼賽期間,旁聽斯福扎的戰術佈置,旁觀國家隊戰術訓練。看著如今這支五顏六色的國家隊,夏澤不免唏噓。
曾經是國內職業球員,夏澤和其他人一樣私底下腹誹過卓楊的‘人才歸化計劃’,這牽扯到中國每一個足球人敏感的自尊心。
沒有老外,還不是南非16強、巴西8強?國內球員比這些老外哪裡差了?
差不差其實他們心裡都清楚,只是嘴上很難坦誠罷了。
但現在夏澤徹底融入希望春蕾的氛圍之後,所在的立場不同,看問題的格局也發生了扭轉。
卓楊嘔心瀝血建立起的足球希望春蕾體系,必將成為中國足球展翅騰飛的雄厚根基,這一切,有國家政策的扶持,有卓楊巨量資金不惜成本的投入,有億萬民眾的熱情支撐。
可現階段這一切的表象,都必須依託卓楊的國家隊,一旦國足成績出現大滑坡,勢必會嚴重打擊到希望春蕾的前程。
2015年卓楊生死不知期間,希望春蕾發展出現了停滯,甚至有了夭折的危險,這便是前車之鑑。
這一切仍然必須依賴卓楊,依賴卓楊在國家隊的成績。而卓楊需要幫手,在希望春蕾的小球員還不能挑起大梁之前,不管白貓黑貓了。
所以,夏澤和他的同事們理解了卓楊,也成為他和中國新足球事業的最堅定支持者和參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