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鄭亞深吸了一口氣之後,丟擲的第一句話,就讓現場的每一個人大感意外。
“四個月前,我爸我媽,建議讓我複讀,那時,我在全班的成績,排位在50開外;高考之後,分數沒出來之前,我們班同學請谷老師吃飯,谷老師也給我建議,如果不能上重本那就複讀一年……”
不少學生老師齊齊好奇地看向谷老師。
谷老師臉上微微發燒,話說當日他說的可不是重本。他說的是不能上二本就複讀,鄭亞可是給他撿了不少面子。
可以說,鄭亞的這個開頭,讓全場師生的好奇心頓時給提了起來。
包括主席臺上的幾個領導,幾乎也瞬間很好奇,今年的狀元郎,居然是個被父母被老師建議複讀的學生?
簡直太富有戲劇性了。
鄭亞稍稍停頓了一下,康依苗的建議起作用了。
狀元郎和複讀生的巨大反差,讓整個會場上所有參會人都精神高度集中起來,鄭亞繼續往下走。
跟宋校長發言有所不同的是,鄭亞發言雖然在發言臺上擺了發言稿,但是以他的記憶力,以星月菩提子堪稱鋼板影印的能力,鄭亞是完全不用看稿子的。
除非鄭亞自己改稿子,沒有任何出錯的可能。
此時的鄭亞,身穿林之語給他買的那一身比較合身的新衣。
潔白的襯衫,青色的長褲,將鄭亞的陽光朝氣展示得十分完美,一個高中生,朝氣蓬勃的高中生,站在發言席上,語速平穩,手勢自然,發言的內容更是吸引了整個與會人員的注意力。
而鄭亞發言闡述的一些內容,更是讓全校師生甚至是主席臺上的市領導也感到聽了感受很深。
“或許有人覺得,一個即將複讀的學生考得如此的好,那是一匹黑馬,那就是一個驚天逆轉,覺得,那就是一個意外,但我在這兒要說的是,那不是,回顧我的學習歷程,我能考得這個成績,其實,乃是必然……”
鄭亞的發言之中,開篇名義,簡要地講述了自己的學習成績分佈,緊接著,按照發言稿主體部分的要求,就是介紹自己為什麼考得如此的好,有著一些什麼學習經驗了。
這樣的內容,同樣很容易在發言的時候陷入千篇一律的樣子,很容易給人只差感謝“tvtv”的感覺。
但是鄭亞和康依苗磨合的材料之中,雖然依然有感謝,但很巧妙地跟開頭做了個對應。
“我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當然,也需要感恩很多很多人,但是,你們知道我現在,心裡最感恩的人是誰嗎?不是別人,正是四個月前讓我複讀的爸爸媽媽,高考之後建議我複讀的谷老師……”
這又是一個神轉折,人家都讓狀元郎複讀,狀元郎居然還要感謝,這還真是個十分意外的答案。
父母之恩,谷老師之恩,鄭亞深有感受,這一段話,鄭亞也說得聲情並茂,得到了陣陣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