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後來為劉良士說親,劉良士不肯,寧死不願意。
母親覺得奇怪,幾次偷偷看他房間,這才發現原來兒子早已經有了紅顏少女。
母親不知道樊英是狐狸精,只是覺得她來路不正,所以阻止兒子跟她交往,但劉良士不肯。
後來,他乾脆把樊英帶出來,見母親,見朋友,只是沒舉辦婚禮。
幾年之後,劉良士染病,一直吐血,病情很嚴重。樊英沒有離去,飲食起居,一直細心照顧劉良士,母親和左右鄰居都被她感動了,覺得這女孩不容易,很難得,於是都稱呼她娘子。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樊英還會用自己的內丹給書生治病,如此劉良士得以多活一年。
劉良士最終還是沒能救過來,他死後,樊英披麻戴孝,以未亡人的身份給他主持葬禮,為他看守棺材,她哭得很傷心,幾次暈倒在地上,婆婆過來安慰她,她磕頭說:母親,您不用擔心,以後我會好好照顧您,這也是我的責任。
沒多久,樊英走了,臨走之前,把一個大布袋交給婆婆,說:
母親如果需要什麼,就到這個大布袋裡拿就行。婆婆以為她出去辦事,晚上就會回來,也沒說什麼。
第二天早上,她起來做飯,想著取米,就伸手到大布袋裡拿,果然取到了米。婆婆覺得神奇,想著再取點錢出來,伸手一拿,果然有錢。
好傢伙,這原來是個聚寶袋,想啥來啥,要啥有啥。
過了好多天,樊英也沒回來,婆婆心想:到底還是沒留住啊,果然跟別人走了。可憐我老婆子,以後就一個人了。好在有聚寶袋在,她要啥有啥,倒是也不愁吃喝。她家裡有錢,也就不需要錢,每次都是從聚寶袋裡取衣服、食物、水等。
有一天,婆婆正在曬太陽,聽到附近村子裡的小夥子結婚了,鄰居們都在議論,說那女孩十分漂亮,柳葉眉櫻桃口,鵝蛋臉頰,又高又苗條。婆婆覺得女孩很像樊英,跑過去一看,果然就是樊英。她氣得大罵,說樊英不守貞潔,還把樊英跟自己的兒子故事說出來。
樊英哭著說:母親,我在您家做了多年兒媳婦,從來沒有失德,也沒有虧待您,您為何如此說我呢?劉相公已經走了,我再嫁人也沒有錯誤。再說了,那個布袋還在您那裡,我還養著您呢啊!婆婆聽說後,一言不發,氣得掉頭就走。
回到家後,婆婆有些後悔,樊英說得沒錯:她雖然曾經和劉良士好過,但兒子已經去世了,樊英也沒有正式嫁過來,人家再嫁人也確實沒毛病。現在,自己和她鬧僵了,恐怕她就不會養著自己了。
想到這裡,婆婆去屋裡看那個聚寶袋,居然還在,她想著從裡面拿些錢,手伸進去後果然又拿到了錢。
原來,樊英並沒有取走聚寶袋,婆婆很欣慰,很高興,又帶些內疚。後來,婆婆病了,樊英還經常來照顧她。
直到婆婆也去世了,樊英為她安葬後,才收了聚寶袋。
喜歡貝納頌請大家收藏:()貝納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