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在繼續,李旭製造出一系列的部件,比如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定絕熱層、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桿機構、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等等,使蒸汽機的效率提高到最初樣機的3倍多,成功製造出現代意義上的蒸汽機。
蒸汽機完美后,就該運用到工業生產上來。
第一天蒸汽機,李旭放在了礦場。
雁紅山鐵礦,經過火藥爆破後,產生或大或小的鐵礦石。
大的鐵礦石需要人工再次弄碎,形成小山一般的碎石,以便搬運。
以前都是人工搬運,現在有了蒸汽機,李旭打造了一個鐵質履帶,蒸汽機提供動力,鐵礦石源源不斷的透過履帶運往鍊鐵高爐。
煉焦廠同樣裝配了一臺蒸汽機,用以運送焦煤。
河邊的鍛造廠,裝配了四臺蒸汽機,用來替換水力,鍛造鋼鐵。
採礦、鍊鐵、煉焦產生的碎石廢棄物等,李旭組織人手用來鋪路。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
這話放在人民會也一樣,人民會想要發展,想要征戰四方,一條好的路,同樣必不可少。
李旭暫時弄不出來瀝青,只好弄碎石細沙路,以碎石為主,上面鋪上細沙填縫,整體來說,還算平整。
在修路的同時,李旭著手設計蒸汽汽車。
本來,李旭想弄蒸汽火車,蒸汽火車速度快,載重大,動力強。
但是需要鋪設鐵軌,以人民會現有的工業水平,在平路上鋪設還好說,遇上河流、丘陵、山地,根本沒法弄。
綜合考量後,李旭決定先弄出來蒸汽汽車。
他設計蒸汽車並不是用來個人做的,在沒有橡膠輪胎,沒有柏油路的時候,坐蒸汽機車純屬受罪。
李旭造蒸汽機車主要是用來拉火炮和運兵。
以後的戰爭是熱武器戰爭,火炮雖然強大,但比較笨重,不適合長途運輸。
有了蒸汽機車的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偏僻的地方去不了,進攻大城市還去不了嗎?
在李旭忙著弄蒸汽機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他不知道的插曲。
孝賢圩的白文平、白永學父子逃往南陵縣,投奔白文平的女婿陳進。
陳進是南陵縣縣令,在聽到自己岳父稟報後,大吃一驚。
南陵縣在安徽省最東部,緊鄰江蘇,雖然有很多流民,但相對來說,比較安定,沒有大股流寇。
肆虐鳳陽的張軍所部,也沒有來襲的意思。
現在在南陵轄內竟然有一股能打下孝賢圩的反賊,這還了得。
陳進每年都要去孝賢圩拜訪岳父,太清楚孝賢圩的堅固,比他這個縣城還強。
反賊能打下孝賢圩,自然也能打下南陵縣。
喜歡諸天最強基因請大家收藏:()諸天最強基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