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崇明二十六年,二月,崇明帝慘死天街,宋家社稷亡。
同年,四月暮春之際,四明山漢統立,刑天王登基為帝,年號天德,詔書由八百里加急快馬發往全國十六道,通知各府州。
(“天德施,地德化,人德義。”——董仲舒《春秋繁露》)
自此四明國內,實行天德年號進行紀年。
這一年,為天德元年。
……
從禁內宮牆上離開後,葉濟明一路也沒有耽擱,他劍化遁光,穿過嶺南道,來到鳳溪國四海之一的南海,即鳳溪江的一條南向支流。
橫跨廣闊上千裡的水域,再經過寶象國、流光國、攬月國、九湖國等七個國家,歷時半個月後,終於來到了一片連綿的群山腳下。
“有家族作為倚靠……”
“即使任務失敗,大不了也只是被罰一些功德……”
于山腳下遲疑了一會後,葉濟明終於堅定決心,邁步朝一條從雲間垂下來的白玉仙路走去。這仙路起于山腳,但走至千丈左右時,便可見到階梯下的山巒化作一層層嶙峋怪石,參天泛著仙氣的古樹宛若一根根奇花異草。
無數條白浪瀑布,自雲間垂下,彷彿一條條太蟒吐息。
待到兩千五百丈左右,終能看到金光璀璨、紫氣沖霄的巨大仙宮。其懸浮在雲間,以八隻巨大的龍龜負馱。
正門上懸著一塊橫著的巨大匾額,上面的字跡鐵畫銀鉤,龍章鳳篆。
縱有不識仙文的人,看到玉匾的三個字,心中亦會浮現出“飛羽宮”這一名號。
“弟子葉濟明……”
“護鳳溪國三百年社稷失敗……”
葉濟明走至天祿殿旁邊的地宮閣,從袖中掏出一泛著銀色光芒的翎羽狀令牌,交到了書桉上,並對守閣的值守長老道明瞭來意。
細長的翎羽令牌被拓印了一個青色的“否”字仙文後,化作一道銀光,朝仙宮的內部直飛而去,很快便落在了一個建立在龍龜龜殼的山峰上。
這處山峰相較於相鄰的八座高峰而言,矮上一些。
只不過這山峰通體是玄黃二色,在山峰入口處則立有一刻石,上書“皇都”二字。
銀色翎羽令牌斜插在山腰處的一座洞府門前。
洞府內部,閉關室,一個頭發雪白的玄袍中年男子盤坐在蒲團上,他眼眸緊閉,身上瀰漫著道道明黃之氣。、
這些明黃之氣浮於男子頭頂之時,化作一條條蟒龍。
男子身前,放置著一個小鼎,鼎內僅剩一層淺淺的水銀狀液體。
鼎內不時傳來勐虎咆孝之音。
然而就在這時,蟒龍隱隱有崩潰之兆。
“怎麼回事?”
“來自鳳溪國的龍脈……”
他睜開眼眸,神色稍帶詫異。
以他給皇室留下的手段,這段時間足以確保鳳溪國社稷存活到三百載。他在閉關之前,就在宗門派下了任務,讓“仙人”保護宋家江山。
有仙人在,哪怕宋家僅剩神京一隅之地,他也有信心,在“仙人”的出面下,重闢江河。
“莫非是嘉佑的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