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龍,和奕棋差不多。一昧的爭強好勝,反倒會輸了全盤。而退一步,看似丟了顏面,但實際上,卻會贏了全盤。
“明公聖明……”
公羊儀讚道:“對付鎮北王勢力,需以懷柔為先,穩住他,讓關外韃子牽制住他,不至於生出大亂。李梁此次試探,恐怕也是老而不死,想在臨死之前爭龍一次,若成,是他李家世代享受江山,若不成,亦好過在邊關等死……”
“我等以懷柔,他心似狐,而不為狼虎,必不敢孤注一擲。”
他對徐行的大略做出了補充。
世間的聰明人,對未來的局勢都有過推演、預測。
鎮北王亦然。
南下爭龍,難免會讓關外鐵騎腹背受敵。所以,為了安將士之心,他必須有大恨。
此大恨,為殺父母、殺兒媳……。
為報自家主帥仇讎,關外鐵騎才能調動南下,有一爭之力。
否則,無大義名頭出師,首先軍心難安。
“公羊先生說的不錯……”
“李梁已老,看似驍勇,實則早就存了怯戰之心。”
徐行點頭,認同了公羊儀的看法。
不管李梁到底有沒有敢戰之心,爭奪天下的血勇之氣,至少在明面上,他都必須這樣說,不挫自家將領信心。
“傳我王令……”
“本王與鎮北王神交已交,深佩其是當今英雄。”
“人質之事不必再談。”
“送安仁公主、鎮北王父母出神京,前往邊關。”
徐行拍板道。
區區一個前朝公主,他還不看在眼裡。
如今鳳溪國太祖宋刀尚在……,著急殺宋媺娖沒用……。
有機會,斬草除根,他不會心慈手軟,就如殺死太子、永王二人一樣。
相反,此時不殺安仁公主宋媺娖,並將其和李梁父母一併送到邊關,送到鎮北王府。
就可借天下輿論將鎮北王抬上高架……,
一旦成了英雄,
李梁今後想下來,可就是一件難事了。
“明公良策……”
公羊儀再一次對徐行感到佩服。
縱然世人都知道人質在京,外地邊將真心反叛之時,用途不大。但誰又能真正的下定決心,將人質送走。
而送走安仁公主、李梁父母……,
一個不留!
誰又能說徐行對鎮北王的十萬關西鐵騎心存忌憚?
這完全是英雄惜英雄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