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會固然重要,但所有人卻也清楚,這兒終究不是真正決定朝廷一系列政策的方式。
真正決定朝廷政策決策的,決定天下大事的,往往是皇帝和幾個重要臣子的私下間的商議。
今日也是一樣,下午時分,孫寧又和沈舟單獨見面。
本來還得加個右相蕭常永,但他卻已生退意,此番也藉口年邁身體不適而告假在家,孫寧也就只能和左相一人商議接下來更重要的國之大事了。
「你也看出來了吧,即便是這等情況下,朝中反對朕之種種變法者也是數不勝數啊。」孫寧冷哼著說道。
「還請陛下息怒,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如此一來,便是在奪取那些根深蒂固,黨羽眾多的官僚們的利益啊,自然有的是人會做反對,乃至反抗。」沈舟忙勸了一句,心中卻是一嘆。
這也就是皇帝陛下有著開國君王的聲望了,不然今日的朝會必然更亂。
孫寧又是一哼,隨後才道:「朕就知道他們會沆瀣一氣地反對,才有所安排。這樣的所謂臣子,朕是不會一直留著他們的,所以另外選拔人才為朝廷所用一事,絕不能拖。明年開春後,就要著手安排了。」
「陛下放心,臣一定全力去辦。有烏衣司郭大人那邊盯著,想必這些反對者也是不敢在暗中使什麼絆子的。」
「他們要是敢使絆子就再好不過了,朕正愁這些人佔的位置太多,找不到理由將他們除掉呢。」孫寧冷笑道。
如今大越朝廷中,到底還是以當初那些與國無用的官員佔了大多數。對這些十多年的大亂中根本沒幫到自己多少的傢伙,孫寧自然沒有任何好感,只想將他們全部替換了。
但奈何天下百廢待興,朝中能用的能臣幹吏終究有限,一些不算太重要的崗位,如今也只能先用著他們了。
而這些人卻是連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居然還試圖如十多年前那樣聚眾結黨,牴觸變革,那孫寧自然不會放過他們。只等新一批人才入朝,熟悉了一切後,就是他們被驅逐出朝廷的時候了。
沈舟知道這一事只是時間問題,自己也不好過多議論,便又迅速轉換了話題:「陛下,朝中官員更換一事,眼下終究還不是時候。倒是有一事,眼下朝廷必須儘快安排下去了。」
「何事?」孫寧這才收拾心情,正色問道。
「安撫天下民心,輕徭薄賦!」沈舟欠身答道。
見孫寧稍稍陷入沉吟,他又繼續解釋道:「陛下,非是臣危言聳聽,實在是如今中原各地,包括江南在內,因為連年戰亂,早已人心惶惶,白夜凋敝了。
「陛下您是有所不知,雖然之前有三年時間,我們在南方作休養生息之策,使得各地錢糧豐足,但是之後的北伐,幾場大戰打下來,這點家底也早被一次次的用兵遠征給打光了。
「而更關鍵的,還在於中原地區。因為之前就在平天軍等逆賊治下,他們對治下百姓的盤剝更重,使民生困苦,之後又遭遇連年戰亂,百姓們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到今日,就是這都城洛陽,中等以上的人家也不過三成,許多人連溫飽都是問題,更別提接下來的稅賦了。所以臣的意思是……」
「朕明白了。」孫寧抬手打斷了對方的繼續細說,神色也變得愈發的凝重起來,「戰事頻任確實非天下百姓之福,多少人家因此家破人亡,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這些事實,朕當初在外時也是親眼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