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二十三,襄陽。
天空陰翳,重雲密佈,把太陽徹底遮蔽了起來。
在陣陣寒風中,遍插四城的各色旗幟都在獵獵飄蕩作響,而守在旗幟邊上的將士們,卻是一個個都挺直了腰桿,宛若他們手中那一杆杆長矛也似。
尤其是城池中心,最大的十字街頭,那一杆杆大越旗幟之下的兵將,更是精神抖擻,似乎是把全身上下所有肌肉力量都調動了起來。
只因為就在這十字街頭新搭的一座高臺之上,所有將士心目中如高山大海般的崇敬存在,皇帝陛下正端然而立,向著所有人宣告一個決定,一道旨意。
“大越朝廷,已有兩百餘年,朕德有失,致使京城失守,天下動盪,百姓流離,四處生亂……
“然則,幸賴祖宗保佑,我大越龍脈未息,而有今日重興之象。卻又遇逆臣賊子如梁州郭炎者,罔顧朝廷多年隆恩,不思回報,竟而另立偽帝,意圖動搖國本,禍亂天下。如此國賊奸佞,實在罪該萬死,朝廷當舉大兵而討之……
“又有金陵顧氏、襄陽黃氏……等等附逆之賊子,意圖亂我軍心士氣,策動叛亂,實在罪不容誅。
“但朕終明白聖人有仁恕之道,不意多造殺戮,故此番只懲首惡,斬其首級,以祭旗出征,以告慰天地,與我大越列祖列宗……”
孫寧現在正捧在手中大聲誦讀的,既是一份動員出征的檄文,也是一封對所有叛逆不軌之徒的判決書,同時,還是一份可以傳遞到梁州地界的宣戰書。
周圍十數萬軍民,都清晰地聽明白了皇帝讀出的文章字句,那些沒有讀過書的人,也靠著身邊有學識之人的解釋,明白了其中意思。
這讓大家好一陣的激動,最後則把目光齊刷刷落到了旁邊沿街被綁,身後還有劊子手站立的一干人犯身上。
超過三百名以黃氏為首的襄陽叛逆人犯首惡們,將在今日接受最終的清算。
而這都已經算是孫寧網開一面後才定下的死刑犯數量了。
像黃祖強這等一直謀劃策動襄陽之變的主謀之人,自然是難逃一死,而其他一些同樣在襄陽城裡暗中生事,意圖斷去糧食供給的官員或大戶,他們也都難逃一死。
倒是與他們這些犯人關係極其緊密的家人,除了嫡子之外,倒是都能免死,不過等待他們的,將是發於軍中,到時隨大軍出征,用自己的行動去為自己的過錯來做出補償。
若是他們能在接下來的討伐梁州戰爭中立下功勞,並僥倖不死,則可以得到赦免,成為自由身的平民。當然,他們的一切身份財富,卻早在被定罪之後,就被徹底抄沒了。
例外的只有兩群人,一是作為主謀的黃家人,可不止是黃祖強等少數幾個主事之人被定死罪,就連他十來歲的孫子,也一併被綁了,等著今日午時三刻一同處斬!
可以說,這一輪用刑之後,襄陽黃家這個在此盤踞了數百年之久的大家族,便要徹底從此被抹去了。留下的也只是一些女子,或是關係更遠的旁支而已。
另一群例外者,則是襄陽軍中犯了謀逆大罪的將士。
對他們,孫寧沒有直接定罪處斬,而是准許他們用功勞來抵贖自己的罪過。而他們要做的也很是簡單,在接下來進軍過程中,他們都將被編入先登軍中。
每一次攻城略地,他們都將衝殺在第一線,直到徹底拿下樑州,如果他們還活著,則可免罪,其家眷人等也能恢復平民身份。
至於戰死者,則可根據之前的功勞,來作出評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