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孫寧肅然而坐。
殿下,渝州眾官員更是個個面露驚容,人人神色不安。
在從皇帝口中得知川蜀蠻人即將集結聯合,對渝州發動攻勢,任誰都無法淡然處之,甚至心生恐慌與畏怯。
半晌後,蕭常永才率先開口問道:“陛下,這訊息當真嗎?”
“究竟是否真實,還得派出探子前往附近的蠻人寨落,以及合州等地查過才能確認。”
孫寧倒也沒有一口咬定其事,繼續面色凝重道:“不過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了,那就是川蜀也不可能再如之前般太平無事。
“縱然此番訊息有誤,恐怕用不了多久,在益州唐門的挑唆安排下,各地蠻人也會相繼起兵,對我渝州不利。”
對此判斷,群臣還是頗為認同的,同時也是深感壓力,殿上氣氛也是愈發顯得沉重起來。
“定西侯。”孫寧又突然瞥了蕭常永一眼。
後者略一震,趕緊應道:“臣在。”
“我來問你,如此大事,為何我卻要從民間才能得到訊息?渝州城就沒有安排相關的眼線探子去盯著各地蠻人部族嗎?”
“這個……陛下恕罪,實在是各地蠻人過於排外,尤其是對我們漢人更是身懷戒備,導致臣等幾次派人都未能成功,反而折損了不少人手,所以之後就……”
孫寧心中哼了一聲,這顯然就是託詞了,渝州這邊應該就沒怎麼用心做過這樣的安排。
不然只要有心,無論是以貨郎商人的名義,還是其他收買之類的手段,總是能把眼線放到各部蠻人聚居地的。哪怕不能全部覆蓋,也能把七八成的蠻人部族的情況及時掌握。
可他們卻從未這樣安排過,顯然是怕多生事端,以為自己不去激怒蠻人,就能保持眼下的和平了。
這就是典型的鴕鳥心態,覺著只要自己不做,就不會引發嚴重後果,使蠻人起兵作亂。
而說到底,這卻是他們在川蜀多年安逸生活所帶來的弊病了,導致這些官員普遍不敢任事,只想著平平淡淡過自己的日子。哪怕代價是川北盡數落到他人之手,也在所不惜。
如此態度,對孫寧來此掌握大權自然是相當有好處的,這裡就出不了郭炎這樣的野心家;但在他真正掌權後,這等懶散的作風卻也成了一大弊端了,所以他必須改變這一風氣。
沒有多追究他們的辦事不力,孫寧只沉聲道:“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查探訊息一事,得即刻提上日程了。明日,不,今日待會兒,你們就給我一張名單,把軍中可靠且能力出眾者列出來,由郭衝他們安排著分往合州等地,仔細探查蠻人動向!”
皇帝主意已定,群臣自然不敢違拗,紛紛拱手稱是。
但孫寧的話才剛開始呢,隨即又道:“還有,為了應對眼下之危局,我已和幾位大人有過商議,定下了幾步策略,你們都聽仔細了,做好配合。”
既然這些傢伙不能做到主動為君分憂,孫寧就只能推著他們往前走了。
“第一,選拔軍中健卒,尤其是熟悉城外山嶺道路,善於在山嶺間作戰的,組成一支五千左右的精銳,由燕虎帶著,就近在我渝州內外的山上加緊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