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長聽葉琛的口音是大豐鎮桃花村那一片的方言,也稍稍放下戒備用方言對答。
“家鄉的稻米爛在了倉裡,一個月前的大雪天,幾十萬斤的糧食過了水,發黴的穀子實在是太可惜了。”
老村長邊說邊還抹著眼淚,葉琛上前遞上帕子給他擦拭。
“莫哭嘍老伯,這天氣的原因又不是你們的錯。我這次下來鄉里,就是來解決大傢伙的難處。”
“後生,你可不得拿老伯打哈哈,要真的為鄉親們做點事。”
“要得要得。”
老村長示意壯漢們把其他幾人鬆綁,拉著葉琛就朝著村裡倉庫的位置走去,指著眼前的大倉說道:“就是這個大倉,裡邊存放著過了水的糧食。”
味道一股刺鼻地味道,葉琛趕忙掐滅指間的香菸。
隻身來到倉庫前察看,發現過水的糧食正在發酵,照時間推算,如果半個月之內不把這些糧食加工成商品上架,勢必去血本無歸的爛在這倉裡。
環顧了一眼倉庫的四周,除去村口的巷道外,腳下就是一片空曠地。
邵東湊到葉琛跟前,小聲問道:“葉科長,這麼米我們要怎麼處理?”
葉琛看了一眼出賣自己的邵東,直接繞了過去。
這時一個婦女抱著醃菜罈子走出,在空地上晾曬蘿蔔乾。
葉琛走近,蹲下細細端詳罈子的大小,對婦人詢問道:“大姐,這個罈子哪裡有的賣?”
“這個是我家男人在澤口村工廠做工的時候帶回來抵工資的。你要是稀罕,我家裡還有兩個,便宜點賣你一個。”
拎起罈子,葉琛衝著眾人大笑道:“老伯,你們東尚村就是有救了。”
正當眾人疑惑的時候,葉琛將罈子抱在懷裡,一路朝著村公所走去。
“老伯,村子裡的其他地方我就不去看了。我這次下鄉的時間緊迫,我想和你一對一的面授我的計劃,當然你也可以找村裡的骨幹協助我。”
老村長指了幾個人站出,“後生,這幾個都是村裡的骨幹,你有啥說的就跟他們說一下。”
“之前稻米和其他糧食的收購價格是多少錢一斤?”
“我們村的大米品相一般,之前駐村的企業給出的收購價是10塊錢100斤。”
葉琛拿出工作簿,拿筆演算起來。
“10塊錢100斤,那個倉庫是多少噸的容量。”
葉琛一看幾人每人能答上來,褪掉大衣,親自擼起袖子再去倉庫。
一個村民拿出工尺幫忙丈量,葉琛用了先前父親葉建國教他的土辦法,步量。
倉庫直徑20步,每步間距1米,足足有20米。
目測高度5米。
套用公式換算,大約庫容量在五噸左右,也就是一萬斤糧食,這和老村長說的幾十萬斤糧食出入有點大。
葉琛爬上梯子探庫,發現裡邊確實是滿滿登登的,用杆子深插下去,依舊是滿滿登登的。
可一萬斤和幾十萬斤糧食的缺口確實有點大,一時讓葉琛犯了迷糊。
老村長緊趕慢趕地讓身旁的小青年遞給葉琛一張東尚村的地圖。
葉琛看完後立時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太過心急,沒能深入瞭解這個村子的實際情況。
按圖所示,距離此處的糧倉三公里處,佇立在田邊的25座倉庫有序地排成三列。
駕上汽車,葉琛邀請村裡人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