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塊塑膠泡沫大概有一米見方,5公分厚,泡沫板上均勻分佈著很多圓形孔洞。
我看不出這具體是幹什麼用的。
田雲庚說道:
“這是一項新技術,用來種水稻的。把水稻秧放在這些孔洞裡面,把泡沫板放進池塘,真正做到無土栽培。這些泡沫板可以連線到一起,等水稻熟了,不用下水,在池塘邊就能夠收割。我想試一試。”
這引起了我的興趣,小島周邊有廣袤的水域,而且島上無風,用這種方法種植水稻,非常合適。
“這些泡沫板,田叔叔從哪裡購買的?水稻秧苗哪裡有?”
我裝作好奇,有意無意地打聽這些原料資訊。
“泡沫板好說,任何一家制作泡沫的都能做。水稻秧苗,每年我都是自己培育。一會兒領你們去看看,我培育的秧苗,相當棒。”
何振生一指水塘,問道:
“我是老天呀!這池塘,你不是用它來養魚嗎?在水面上種水稻,會不會影響魚的生長啊?”
“唉!”
田雲庚嘆口氣,搖搖頭。
“受不受影響,那要看我種的多與少了。這水塘要是都種上水稻,肯定影響魚的產量。水稻數量要是種的少,就沒什麼影響。不過,我打算把這50畝水塘全部種上水稻,至於那魚,我不打算養了。”
“為什麼?”
不僅何振生有疑問,我同樣也有疑問。
這麼大一片水塘,養殖魚的數量絕對是非常可觀的。在我的認知中,我覺得養魚要比種水稻掙錢。他打算放棄養魚,全部種上水稻,著實令人費解。
但是聽了他的解釋,我頓時無語。何振生只是衝我笑了一下,沒有當面戳穿。
田雲庚是這麼解釋的。
“實話跟你們說吧。這麼多年以來,我都是在瞎折騰,也多少掙個錢,基本上都讓我花了,日子不好不賴的,湊合著過。真正賺錢呀,是最近幾年,這養魚是大頭。
“我養的這些魚呀,全部供給了瓊洋市裡的那些大型超市商場,差不多每隔十天半月就有專車來拉,都不需要我親自到市裡去,拉貨的就跟我結了賬了。
“可是,就在年前,差不多有一個月了吧,我被競爭對手給頂了。聽說是從北方來的淡水魚,好像也是你們黃土縣那邊的一個大老闆。他的魚看上去比我這魚也強不到哪去,個頭也是有大有小。
“什麼鯉魚、草魚、鰱魚都有。可是,一旦做出來放到餐桌上,吃到嘴裡,感受就不一樣了。即便是同一個人,用同一種方法做同樣的一道菜,那味道就是兩個樣。這玩意兒,若說不是魚的事兒,誰都不信。
“其實我也不信,為這事兒,我親自買了兩條,回家跟我自己的這魚做菜比較,結果還真就是兩個味道。我徹底服了,競爭不過人家,我認栽。
“可這事兒我並不心甘,我畢竟是搞農業的,專科出身。如此差別的具體原因在哪?我分析不出來。為這事兒,我還送了幾條魚到瓊洋科學研究院,讓那些專家幫著分析。
“還真別說,他們給了我一個結論。人家的魚,體內含的某些稀有元素比較豐富,所以人們吃著口感好。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能夠提高人的神經興奮度。說白了,吃那玩意會上癮。
“可人家又不是違禁品,味道就是比咱這魚鮮美,承認不承認,事實擺在那呢,咱輸得心服口服。
“後來,我聽說有人發明了水上種植水稻的技術,乾脆,魚我不養了,改種水稻,增加水稻面積,也能增加收入。我就一心一意全方位地種水稻,水裡有,山上有,山下有。雖然發不了大財,也能為國家做點貢獻,這一輩子我就心安理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