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房間充分利用起來,可以一分為二,一部分作為展廳,另一部分當做庫房,搬進搬出比小房間方便的多。
既然喬匯的倉庫不夠用,那就在二樓多存放些,及時給他補貨就是。除了鮮菜每天定量供應不留庫存,其他的都可以多儲備些,專門供應一樓濱州商場。
這些貨物也無需物流公司來運輸,讓如風它們直接送過來入庫即可。
楚香怡覺得這樣很好,既可以充分利用大房間,又能及時給喬匯補貨,再來了新客戶也能到現場參觀,是附近商販來這裡直接批發也可以滿足他們,一舉多得。
楚香怡馬上安排人重新佈置房間貨架,儘量減少商場裡的物資,騰出一半當做倉庫使用。
按照與瓊洋果品公司的協定,我可以每天從那裡提取一車香蕉。
這香蕉還處在推廣階段,知道的市民範圍尚未覆蓋整個瓊洋市,我並不急著讓這些香蕉變現,重點還是先推廣。
現在到綠色食品公司來的顧客少了,光靠著這個固定點進行宣傳,效率不高,推廣的慢。
楚香怡專門派了三個人,將這一車香蕉送到300個批發點兒。
這事兒沒有交給物流公司幹,是為了表示我們的誠意,同時看看銷售網點老闆的反應,能夠在現場看到顧客的反應是最好,這些資訊很重要。
事實上這些香蕉一上市就得到了顧客的認可,各網點紛紛打來電話,要求訂貨。唯一的不足就是要的貨物都不多。
究其原因,人們只是對這種大香蕉感到好奇而已,嚐嚐鮮兒罷了。本地盛產香蕉,再好吃的香蕉人們也不覺得多麼好,這股子新鮮勁兒一過去,熱度會迅速降溫。
基於這種情況,我分析,這些大香蕉在瓊洋很難有大的作為了,於是,便將重點放在了北方。
北方試銷很成功,黃土縣以及周邊縣區對這種香蕉供不應求,有多少賣多少。
喬匯個人對這種大香蕉很感興趣,我除了給他留了一部分售賣,其它的全部運回黃土縣。
也就是說,根據我和梅峰簽訂的協議,瓊洋市域除了喬匯的商場裡能看到這種大香蕉,別的地方根本就沒貨可買。
這好比某些海鮮,東部沿海某些城市盛產大螃蟹,然而很多外地遊客在這些城市卻吃不到上等的螃蟹,只能吃到一些中等的,甚至下等的,因為那些上等品都已賣到遠方去了。
這樣不錯,喬匯商場裡的大香蕉,因為量少,物以稀為貴,反倒能一直保持一個高價位。
“好東西不可太多!”
喬匯自然深諳此道,見他認同這個觀點,我想到了小島上的水果。
“有沒有興趣試著銷售一下奇珍異果?”
在他辦公室我試著問他。
“什麼?還有比這香蕉更神奇的嗎?”
這特大個的香蕉已經令喬匯非常震驚了,聽說還有大蘋果、大蜜桃、大鴨梨,甚至還有大核桃,他不相信我說的,說我在吹牛。
我付之一笑,沒有當場反駁,而是進了空間,給他搬來一箱,讓他親自品嚐一下。
且不說吃著如何,當喬匯看到這奇異品種,下巴差點沒有驚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