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武是為了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身體。
方泰跟著師父學藝十多年來,這還是第一次在不會武功的人身上學到這般直指本質的道理。
無論是何種招式,何種內功,萬變不離其宗,都是需要精妙的身體掌控才能使出。
甚至是極意、絕技、神通,無不如是。
當真是令人覺得醍醐灌頂,耳目一新。
莫非困擾自己的無相槍勁練入四肢的訣竅就在這醫家正宗五行拳之中?
見胡三針起了勢,衝著自己使眼色,方泰便急忙跑到他身後,有模有樣地學了起來。
要說這華佗神醫傳下來的五禽戲,已經流傳數百年,不少老人都愛習練,蓋因其動作舒緩,不傷筋骨,更兼能牽動內腑,延年益壽。
此法方泰自然也是聽說過的,但在他心裡這卻是歲數大的專屬。既沒有攻擊之能,又慢吞吞的,顯然不是年輕人願意練的。
但在胡三針的傳授下,這醫家正宗五行拳卻和方泰所知的五禽戲大有不同。
此前方泰也知道但凡有武功,便有對應的心法。
五禽戲作為傳播最廣,起源最早的養生功法,在民間並沒有心法流傳。
而這五行拳的動作雖然和五禽戲相彷彿,但卻有完整的心法。不僅包含動作要領,呼吸之法,還有運動心神的訣竅!
這讓方泰大開眼界!
五禽戲,或者說五行拳的動作都有五種,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
在醫家看來,這五種動物按照其秉性,可分別對應人體的肝、腎、脾、心、肺五臟。
其中虎戲主肝,五行屬木,其華在爪,在體合筋,與膽相表裡。
方泰按照胡三針的指導,雙手呈虎爪狀,雙目圓睜,慢慢運勁於脊椎大龍,先向上伸展,如貓虎松腰,而後身子漸漸聳起,做前撲之狀。
鹿戲主腎,五行屬水,其華在發,在體合骨,與膀胱相表裡。
身子前傾,再度抵腰轉身,如靈鹿擺頭,又將雙手轉至頭部,手臂扭轉,做前抵之勢。
熊戲主脾,五行屬土,其華在唇,在體合肉,與胃相表裡。
雙手空握於腹,上身做圓晃動,全身重心左右交替,如老熊蹭樹,又邁步前傾,運轉腰腹,左右搖晃,似熊直立前行。
猿戲主心,五行屬火,其華在面,在體合脈,與小腸相表裡。
兩手捏成“猿勾”,聳肩縮腹,提踵收肛,目隨頭動,左顧右盼,又左右擺臂,屈膝蜷身,做猿猴摘果之狀。
鳥戲主肺,五行屬金,其華在毛,在體合皮,與大腸相表裡。
雙手上撐,收回後再度開啟,同時單腳直立,伸頸挺胸,為鳥雀伸展、開翅之狀。
方泰剛練的時候,雖然心裡有些好奇,但做起時也沒覺得有什麼稀奇,不過是簡單的動作,比習練的羅漢拳、柳葉綿絲掌還有各種兵器招式都差得遠。
然而就在做虎戲第二個動作的時候,隨著身體舒展,雙手上舉,按照胡三針教授的呼吸心法,方泰忽然便覺得有一股熱氣從腰底而起,隨著動作逐漸向上,沿著經脈一路傳到指尖。
等做前撲之勢的時候,方泰只覺得雙爪上都已經蓄滿了真氣,而且內息運轉的整個過程緩慢且清晰,途徑的脈絡和牽動的肌肉都能感應得清清楚楚。
再接著往下練的時候,方泰越發感覺每一個動作牽扯的身體部位都不相同,尤其是手臂和脊椎上的扭轉、拉伸感尤為明顯,與此相應地便是有輕微的疼痛感從這兩個部分傳來。
這樣的感受讓方泰心裡嘖嘖稱奇,對接下來的動作越發的好奇。
隨著動作增加,方泰能清晰感受到的經脈和筋絡就越多。
這種感覺和此前練武內視時還有些不同。
以前的時候是先做動作,透過不斷的練習,使得特定某一處得到充分的鍛鍊,而後才能被自己清晰地感知到。
而練習這五行拳越久,卻是做每一個動作時都能同步地進行感知,甚至方泰能隱隱地對牽扯到的肌肉進行微幅的調整,將隨著動作產生流轉的內勁慢慢的轉移到其他地方。
雖然隨之而來的是動作上有些變形,但五行拳的確能讓自己更加精準的感知和控制身體,甚至能發現此前因為習武產生的一些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