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外,李陵一行人駐足而立,朝著城牆深深行禮。
陳七不解問道:幾位大人為何要對著一堵城牆行禮,此地是有什麼大人物嗎?
李陵幾人面帶哀色,千年以前,道界陡生變故,當年此地還叫做河洛之地,本是一片沼澤,萬物不得生,修士過此不見靈氣,兇險之極。那場至尊大戰,道界全界之力竟不能佔到半分便宜,無奈之下且戰且退,無數修士被逼至河洛,見此地退無可退,大家都心如死灰,有一白衣至尊悲天憫人,他本就在大戰中深受重傷,為保修士火種,以身化土填滿河洛,臨死前用盡最後一絲氣力保護道界修士。方才有如今的九州洛城。
聽聞此言,陳七與李婉兒深深跪下叩拜,這等人物當受萬年香火。
洛城是距離道境最近的一座人間城池,千年以來,不少受道境渲染,洛城之人皆習武強身,其中不乏修道之人,但民風淳樸,從不與各地征戰,就連洛城之主也是每九年在道境開啟之日,由道境主事宗門同洛城長老會一同選出,世代以青帝稱名。
九年一青帝,帝出桃花開。洛城中心有一桃林,傳言此桃林原為當年白衣至尊心血所化,每九年一開花,只結一果,其果香沁人心脾,蘊含至尊本源,由當代青帝服下,借大道本源直入知命巔峰,護城所安,上一代青帝則退居長老會,維持洛城秩序,護佑城中萬民,三代一輪迴,長老死後迴歸桃林,化身為壤,繼續哺育桃林大道。
李陵等人剛入洛城,便收到護城將軍王生盛情招待,別看此人生的秀氣,一副書生模樣,想當年入洛城前,在長安禁衛軍中,十步一殺聞名九州,其手段凌厲從不手軟。
幾位道兄來此,洛城生輝,快快隨我入城一敘。長平倒是不見外,翻身騎上王生銀甲馬,一甩浮塵
喲,王兄多年不見,現在都混到坐騎銀甲了,看來你離開長安來這,受益不淺啊。
李陵聽著難免一臉尷尬,輕咳著:王將軍如今在洛城修道進步不少,當年沒有同我一同入道境,現在看來也並未不是一場造化啊。
王生淡淡一笑,帶領眾人走入內城,當年不入道境是我有自知自陰,論資質不入長平道友,論道心更比不上太子,我去道境也不過是自取其辱。
陳七等人在後面聽著,想不到這幾個人還有這般淵源。
不多時幾人已然來到帝宮,正欲上前,李陵忽然在一旁看見一個熟悉人影,此人身披黑袍,帶著黑色兜帽,整個人氣息隱藏,卻給李陵一種故人感覺,還在思索著,被長平一把拉去:你說你真是的,又不是沒見過宮殿,至於走不動道嘛,李陵白了一眼長平,這個道長真是一點修道之人的樣子都沒有。
帝宮正殿,當代青帝端坐玉椅,看著李陵幾人,一撫長鬚,多年不見,幾位道長,不知道境九年,可受益頗多啊。
李陵幾人作揖拜首:見過青帝,我等私心求道,遠不比青帝寬宏大愛,守一方城池安定。
說話間,忽聽得門口吵鬧,回頭一看竟是持劍老人大步走進來,邊走邊以周身罡氣振開想要攔住他的侍衛,青帝見此,連忙從玉椅走下,呼退眾人,叩拜:當代青帝拜見姜祖。幾人尚且震驚中,全然沒發現先前李陵宮外所見的黑袍,此刻正跟在持劍老人身後。
持劍老人罷手:無需多禮,姜族在人間早就跑絕了,拜我作甚。
李陵幾人隨即拜首:見過持劍前輩。
修道這麼多年,老的也是,小的也是,怎地一個個如此繁文縟節的,這些年都學了些什麼東西。
幾人面面相覷,退至一旁,見持劍老人坐下,方才直起腰板,青帝回到玉椅,看向臺下眾人,又朝著持劍老人看了一眼。
不知諸位來的路上有沒有什麼異常?
在你家門口出的事,你還要問?持劍老人顯然脾氣不好,直接責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