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門門前,九名身材高壯的千牛衛校尉,手中甩鞭擊地,奏樂聲遂止,馬晉斂服端坐在御座之上,一旁王承恩等大小太監,皆手執拂塵垂首靜立。
隨後,全體文武官員,面向神武門,跪拜四次,山呼萬歲。
此時,有禮部官員上前,在神武門前中道位置,向城樓上大聲跪奏道:
“陛下!叛軍之中六品以上官員計八百二十七人業已帶到,皆已查明正身,點驗無誤,恭請陛下聖裁!”
這名官員將最後恭請聖裁四字說得又重又長,話音剛落,全體平叛大軍與一眾官員,又高呼了三聲萬歲。
“此等逆賊,忘恩負義,荼毒州郡,侵害百姓,實是罪行深重,斷無可恕!其中首要之徒馬琳、陳挺等立時押解街市,凌遲處死,除馬琳外,夷三族!其餘附逆等眾,滿門抄斬,以儆效尤!”
馬俊威嚴的聲音,在神武門城樓上高高響起完畢後,平叛大軍與一眾官員又高呼了三聲萬歲。
俘虜們押下去後,文武百官唱排班,致詞賦,跪道而頌,賀訖,樂聲又大作,眾人五拜三叩頭,最後平身樂止,禮部官員跪奏禮畢,樂興,馬晉御駕迴轉宮中,獻俘儀式,到此正式結束了。
翌日,馬晉頒旨大赦天下。
封樞密使謝玄為弋陽伯,賜金書鐵券。
等樞密副使岳飛為鄴城伯,賜金書鐵卷。
封岳雲為控鶴軍大統領
……
同時又下旨將這兩日召喚出來的人傑授予要職,替他安撫朝堂,分守地方。
授寇準為文淵閣大學士、入值內閣,參與機務。
授李存孝為左豹韜衛大將軍、幷州都督,率左豹韜衛主力往鎮幷州。
……
同時挾大勝之威,下嚴旨令在外駐防的朝廷八衛大將軍回京述職。他打算將朝廷的十六衛加以整編,縮編為十二衛、只保留羽林衛、龍武衛、龍驤衛、豹韜衛、鷹揚衛、武侯衛,整編以後十二衛輪番出鎮地方,以威懾天下,鎮壓不臣。
依照先前所議,十二衛每衛增編至二萬四千人,下轄二十四個都尉營,衛設大將軍一人,正三品銜;設將軍兩人,正四品銜;由三人分統本衛兵馬,此十二衛兵馬直接向皇帝負責,稱“御前禁軍”。
皇宮宿衛職責由千牛衛兵馬和十二衛輪值兵馬共同負責,內衛府派遣內衛為軍中鎮撫,監察軍旅,以防不測。
千牛衛為“宿衛禁軍”,仍專司皇城大內宿衛巡防、宮禁等事,轄衛士一萬二千人。
騰驤衛番號歸於御馬監,由御馬監諸營編為左、右騰驤衛,編制兵馬各一萬二千人。
改革地方軍制,打破地域束縛,十三州衛以後由朝廷一體統轄,不受地方巡撫管制,每州設衛將軍一名,從三品。地方衛軍四年換防一次,旨在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影響,為他以後的變法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