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查抄行動的開始,最近這段時間,京城開始出現了一大批特殊人群。
這是一個老百姓津津樂道的場面,因為那些捲鋪蓋滾蛋的,都是以往他們痛恨的官員。
這些官員幾乎涵蓋了京城的各個衙門,上到順天府,下到一些普通的分割槽石坊小吏,都有因為京察而清退的。
最為主要的是,清退這些人的文書和告示中,已經將這些人所犯下的罪行全部公之於眾。
其中,最多的便是貪腐。
人的貪慾無邊無際,但凡是稍微有那麼一丁點兒權利的小吏,就算只是一個管著片區,連正式吏員都算不上的那麼一個人,就有可能是一個貪腐之人。
這次京察大計,于謙主要便是著手於這最底層的官吏,相比於高高在上的堂官們,小民需要直面的往往是這群人。
接近九百人的清退名單中,洋洋灑灑表列著京城內外各石坊區的人名,很大一部分甚至連正式的官職名稱都沒有,但他們貪汙的數額卻一樣觸目驚心。
西城兵馬司負責鼓樓區域洪武街、玄武街、左輔街三條中心區域的差頭,連正式品級都沒有,卻在當差二十五年的過程中,貪汙納賄了近百萬兩。
錦衣衛查抄其家,翻箱倒櫃,查到了足足二十五箱的銀條!
一個小小的五城兵馬司差頭,就能有如此多的不義之財,京城內外,似這樣的差頭,五城兵馬司總有幾百個。
不敢說每一個都是貪腐之人,但要殺抓殺一百人,有九十九個都不無辜。
這還只是五城兵馬司,這時候的北京城分為各石坊,每個石坊就有如後代的一處社群,上有負責的官員,下有辦公小吏。
這些人,一樣是于謙清退的主要目標。
當他們已經被視作靠山的大官們拋棄後,再多的人,不過也是待宰羔羊,等著被騰出手的錦衣衛登門拜訪。
一時間,京師四下澄清蔚然,官吏清風為之一振。
京師的辦貪力度,不止使得京官們擔驚受怕,也讓地方官吏為之心驚膽顫。
很多人都知道,一旦朱棣和于謙聯手,將京師官場整辦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要輪到各省的地方官了。
在這段時間,很多官員連禮也不敢收了,對於一些富戶們的請求,多是閉門不見,只因為他們害怕引火燒身。
京師的查辦行動,持續了一個多月,在第二月的下半旬開始逐漸減少。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上上下下共有數百名貪腐的官、吏、差被依據京察結論而查抄,籍沒全家財產。
其中更有相當一部分窮兇極惡者,是被滿門抄斬於市,算是替窮苦百姓們,大大地出了一口惡氣。
朱棣當然也得到了最大的好處,數百名貪官們積攢了數十年的財富,透過這次京察大計,有八成都流入了內承運庫。
皇帝的內帑,從沒有一朝是這樣的豐盈,若不是三法司都因此拿到了些許好處,或許還不能如此的老實。
這些錢財,將會被用到造福百姓,加強軍備等各種利國利民之事上去,算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雖然也有零星的官吏來找過於謙的麻煩,但卻是架不住朱棣實在偏袒,于謙一直屁事兒沒有。
久而久之,也就無人再去頭撞南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