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那個不爭氣的重孫子,是怎麼把本該是一條狗的王振,用成親爹的?就是因為太把太監當回事兒!
這群人,該罰就罰,該賞就賞!
朱棣之所以沒有對王誠怎麼罰過,那是因為那小子實在聰明,而且謹慎得多,在朱棣跟前兩年,做到如今的督公高為,在政務上也就插過兩句嘴。
這還是朱棣硬問的,不然那是一句也沒有,這種聰明知道進退的太監,朱棣也不會怎麼樣。
可要是越過雷池,就算是王誠,朱棣也會毫不猶豫地下殺手。
汪直今天的事,無論是真的忘了,還是故意瞞報在試探自己的意思,都要給予嚴厲的懲戒。
朱棣剛才的話是一句警告,更是可能發生的將來。
只要汪直再犯一次,無論有心還是無心,朱棣都會把他徹底拍死,從此不再啟用此人,以後他也別想再翻身!
太監這種東西,內廷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找一條有用的狗很難,找聽話的還不容易?
朱棣看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小太監汪直,冷哼一聲,拂袖而走。
而他的態度,也是令汪直渾身溼透,在聽不見動靜後很久,也未敢起身窺探一眼,直至天色漸晚,熄燈的女官上前提醒,這才悄悄抬頭。
看見四處無人,汪直如同洩了氣的皮球,惶然倒在地上,整個人的身體都還在不可抑制地發抖。
皇帝之威,恐怖如斯!
“直哥兒,我早和你說了,這位皇帝爺,是不容試探的。”那女官輕笑一聲,對結果不無意外,用胳膊肘去碰他,道:
“怎麼還不走,天都黑了,叫內宮監的那些見了,你直哥兒這天子近侍的威嚴,還怎麼端起來?”
今日的事,的確是王直在試探朱棣的想法。
王振的事蹟在內廷是人盡皆知,王振當時是怎麼敢一步步做到那種地步的,就是因為一開始的試探,朱祁鎮根本沒當回事兒。
當他試探出皇帝對他所做的事毫無反應,就愈發的膽子大,所做的事情也愈發的囂張和狂妄。
要不是當初張太皇太后實在看不下去王振在內廷收了近千徒子徒孫這種行為,只怕王振發跡得還要更早。
王振的成就,哪個太監不想要?
加上如今東廠提督王誠在這位皇帝跟前備受信任,汪直在乾清殿侍奉許久,也就想試試自己最多能做到什麼地步。
如果今日這件事,朱棣沒有任何反應,一笑而過,以後只怕這種遲報的事情也就會越來越多,甚至發展到瞞報,那也不是沒可能。
單是這種權利,就能讓汪直在內廷的地位一躍而上,到時候王振的事蹟就會複製在他的身上,一些朝廷官員也會對汪直百般獻媚。
可惜朱棣不是之前的朱祁鎮,朱棣對這件事的反應非常大,剛才還是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轉眼便是龍顏震怒,沒有任何徵兆。
也正是因為朱棣如此之大的反應,讓汪直一回想起此事,便冷汗直冒,只感覺逃過一劫,這種想法也就是從而消失,再也不敢出現在腦海中。
看著他走回住處魂不守舍的樣子,那乾清殿女官也是取笑了他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