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宣,龍淵皇宮,御書房,僅管屋中無人,兵部尚書獨孤復仍舊恭謹的等候著,兩柱香的時間後,宋姜帶著貼身寺人進入御書房,獨孤復跪下行禮:“參見陛下。”
宋姜坐到書案後面,隨意平和道:“愛卿私下不必如此拘謹,平身,賜座。”
獨孤復再行禮:“謝陛下。”
起身後,宋姜貼身寺人抬手間送過來一把椅子,獨孤覆沒有急於落座,拱手道:“謝海總管。”
以獨孤復兵部尚書的身份,在龍淵就算是那些一品官員都要對他禮讓幾分,可獨孤復卻不敢對眼前這位海公公無禮,這涉及一個就連宮中都少有人知道的秘密,護國內臣。
海公公沒普通寺人那般陰柔嬌作,語氣冷漠:“兵部尚書,請坐。”
獨孤復坐下,宋姜把獨孤復冷到一邊,開始寫書法,不時和海公公說著一些獨孤復聽不懂的話,獨孤復對此習以為常,眼不見,耳不聽,鼻不聞,端坐在椅子上面。
待宋姜寫完中興之主四字,命海公公去裝裱以後,宋姜才問道:“愛卿,鎮北關那邊是什麼情況啊?”
獨孤復有些始料不及,他一直認為宋姜關注的是江湖上正魔大戰的事,不過只是驚慌了一息,獨孤復就平復好心情:“白翦將軍已經剿滅了所有流竄在破奴州的匈奴殘兵,現在只等戶部撥錢,工部重建,破奴州就能恢復如初。”
獨孤復並沒有過多注意鎮北關那邊的情況,只能挑了些確定的訊息,再把球踢給另外兩個傢伙。
“恢復如初嗎?”宋姜意味不明的勾勾嘴角。
獨孤復低頭不語,伴君如伴虎,有時候還是不搭話的好。
“說說正魔大戰的事吧。”宋姜坐回椅子,異常疲憊的仰頭閉眼。
聽到終於不步入主題,獨孤復鬆了口氣:“據探子來報,魔道的天魔不見蹤跡,他們的領軍人物是以情慾魔王為首的四大魔王,魔道傾巢而出,看來是準備一舉衝出百越那蠻夷之地。”
“正道這邊則是以清明劍宗,武當,雷音寺為主導組成的聯盟,武當張全一真人和青城教新出來的那位道仙玄真坐鎮前方,魔道衝陣四輪,只在第二輪有小部分漏網之魚突破了防線,清明劍尊則坐鎮後方,處理瘋魔之患。”
“魔道和正道四輪交戰以後,雙方的傷亡不小,魔道因為天魔不在,傷亡要更重一些,現在魔道盤踞在百越州大涼山和正道對峙,半個月之內恐怕是打不起來了,至於清明劍尊那邊,聽說他已經找到了解決瘋魔之禍的辦法。”
宋姜盤玩起桌上的龍目菩提:“魔道還只是一群烏合之眾,正道大亂都沒能衝出十萬大山,怪不得當年會被趕到百越州去,張全一還真是寶刀未老,至於那個道仙,青城教的?看來青城教祖輩蒙蔭不少啊。”
獨孤復知道宋姜已經動怒,盤玩龍目菩提是宋姜剋制的行為,當年青城教的事宋姜一直耿耿於懷,大宣朝廷怎麼能受江湖的幫助。
宋姜再問道:“和清明的協議時間過了多久了?”
“二十三天。”
“清明動作還真快,知道是什麼辦法嗎?”宋姜手中龍目菩提嘎吱作響。
“藥鬼谷,李鵲能夠做出救治瘋人的解藥。”獨孤復對於這些情報爛熟於胸。
“毒王嗎?”宋姜呵笑一聲。
獨孤復小心的試探道:“要不臣派幾個人過去攪和一下?”
宋姜哈哈大笑:“愛卿,你這是什麼話,清明為了大宣安定而努力,朝廷要多給予他們幫助才是。”
獨孤復起身行大禮:“陛下聖明,實乃大宣之福。”“
魔道那些落網之魚跑哪裡去了?”宋姜走到獨孤復身前,虛扶起身。
“白帝州,山海城。”
宋姜好似有點失望:“真是自尋死路。”
半個時辰以後,海公公回到御書房,獨孤復才被准許離去,離去之前,宋姜心不在焉放下龍目菩提:“愛卿,下去以後,查查天魔的蹤跡。”
獨孤復領旨離開,坐上馬車出了天武門,獨孤復已是朱紫官袍溼透,眾人皆道朝堂之上兇險萬分,可真正危險的地方,其實是皇帝的御書房,朝堂不過是公佈結果的地方,御書房才是議事的場所,朝堂之上做錯事可能尚有活路,御書房有時只用說錯半句話,就會萬劫不復。
“呵,丞相那老東西病的還真是時候。”
獨孤復匆匆離去,而此時,御書房中。
“海公公,你收的那個小子調教的怎麼樣了?”宋姜好像在嘮家常。
海公公有些僵硬的回答:“該教的都教了,已經送到東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