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落地窗外的湖面波光粼粼,湖岸邊原本鬱鬱蔥蔥的樹木間,多了一片錯落有致的建築,遠望竟有如湖畔小鎮的感覺。圍著世界樹所在的湖,在原先只有一座歸鄉者之橋的湖面上,在北西東三個方向又加了三座新橋。
分別是東邊的紅旗橋,西邊的前進者橋,北邊的科技橋。
能看到安裝這新型的魔電混合動力引擎的外覆生物裝甲的吉普車,不時往返在橋面上。
這種新型引擎主要供能是由六萬個指甲大小,2毫米厚的無屬性魔晶電池串聯形成的六十ah的電池組,帶動電動機做功,利用魔電效應,在耗電的過程中又將同樣數量的魔晶中充滿魔力,魔力又讓纂刻了微型颶風法陣推動渦輪做功發電。電重新蓄進魔晶電池組中,形成一個迴圈。
雖然機械在做功中會損失掉一部分能量,但因為魔法的特殊性,發動後會自動聚集周圍環境中的魔力來輔助釋放,所以這部分損失近乎忽略不計。
而且颶風法陣在渦輪中形成的高速氣流除了發電,剩餘的風力也會在車尾部特殊噴口中噴出,形成讓車輛行進的輔助推力。
按均速100公里每小時,每天跑六十公里的行程,大約充滿一次電可以連續跑兩個月左右,也就是能跑3600公里!
這個效能甩陸冶印象中的新能源車N條街,可能這就是魔法的神奇之處,電力和魔力相加絕不是簡單的1+1=2那麼簡單!而是遠大於2,所以魔電效率的發現絕對是里程碑式的。
對於在這個使用魔法的異世界來說,這也是純粹的黑科技,成本低的太可怕哦了。
規模養殖後,被圈養產出無屬性魔晶的小型魔獸,不比養雞場養雞出欄慢多少。甚至參考維生倉的思路建設的x細胞營養輸送裝置,直接連結在每隻圈養的魔獸身上。
除了一部分取肉作為食物儲備以外,其餘的魔獸達到出欄標準後,骨肉會被連結在他們身上的粗大血管,直接分解吸收變成新的營養輸送給新孵化出來的魔獸進入迴圈。原地只會留下一個規格符合標準的魔晶,然後掉落到飼養籠下方的傳送帶被裝箱。
陸冶曾去了一次使用這種新型迴圈環保的養殖基地,在基地中勞動改造的脾氣暴躁的土著,都變得異常溫順乖巧。
一開始他也疑惑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但他親眼看到無屬性魔核的批次生產模式。
那爬開了整個養殖車間的,蠕動著的肉壁,將一隻只飼養籠內的小型魔獸瞬間吸成只剩下個魔核之後,他就瞭然了。
可惜電池串聯後的體積,在陸冶看來還是略大了,而且儲蓄的電量還是略小,如果用在自己的機甲這種以核能和反物質作為常規動力的機械身上,只能說聊勝於無,充次電還是杯水車薪。
要知道從降落到現在機甲都是處在節能模式執行,別說轉入常規執行和超頻的戰鬥模式了。
慢慢來離心機已經具備建造條件了,那重氫分餾塔早晚能造出來。核能不遠了。現在缺乏缺少作為核心部件材料的卡西米爾晶體。
現在這種魔晶電池組作為基礎單元,為領地內戰鬥小隊的代步工具、運輸車和公共交通車輛提供供能,還是綽綽有餘的,雖然也有降低配置一週一充電的民用車輛,但兌換的積分略高,只有少數幾個精英能有兌換。
有了基礎交通,是不是未來可以發展下旅遊業?不亂想了,陸冶轉過身收回瞭望向窗外的視線。
“聽說尤尼卡今天要在暗月湖建造連通湖心島和居住區的地下隧道?”
“是的,據說X5已經驗證成功了,已經具備了建設隧道的基礎條件。現在缺乏的是實踐。已經將這個隧道列入城市地鐵專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