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正妻?老實交代,還有沒有其他女人?”
“還有一房妾。”
“二人關係如何?”
“關係尚可。”
“什麼叫尚可?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沒有尚可的意思。”
“不好。”
“這就是了。”
“是什麼?不太明白。”
“就是說,問題肯定出在自家人身上,縣衙不會有外人來偷,除非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你可以想想,最近二人是否矛盾加劇?”
“哎,還別說,真有這麼回事,她倆有些爭風吃醋。像是最近越來越嚴重。”
“那麼,你是喜歡妻還是喜歡妾?”靳山問。
“這個是家庭私生活,必須要回答嗎?”
“必須要答,要不然,案子無法破解,我們都是審理過很多案子的人,對這點還是認得清的。如果不瞭解人情世故,只懂法律條文,對案子的破解沒有幫助。你說是不是?”靳山問。
“那是當然,細節決定成敗,如果覺得不滿意,可以申請重來,發現疑點,及時提出,這樣會縮小偵查面,能迅速破案。也節省不少時間和精力。”李力說。
“好一個細節決定成敗,說得好,可是細節是什麼?這案子,你是受害人,你覺得誰最有可能作案?”靳山問。
“這個真不好說,沒有細節。如果有,也沒發現。”李力說。
“是你沒發現,不是沒有,你先彆著急,你越著急,越容易出事。”靳山說。
“為什麼?大哥,要幫忙找啊!晚了就完了。”
“你越著急,做壞事的越擔心事發,自己跑不了,狗急跳牆,兔子急了也咬人,你就不怕壞人破壞官印,要知道,破壞官印和丟失官印一樣治罪。你還是跑不了,仍有看掉腦袋。你看,著急還是不著急?”
“如果不著急呢?”
“如果不著急,做壞事的看你不著急,也覺得沒事,說不定就悔改了,悄悄將官印放回去也未可知。”靳山說。
“嗯,嗯,有道理,有道理,這麼說,仁兄知道誰是盜印賊了?”李力問。
“也就是說,你最近有沒有做不公平的事?”靳山問。
“什麼不公平的事?”
“就是對待人是不是一碗水端平?待人處事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枉不縱?”靳山問。
“是的。”
“真的?”
“你是說公事還是私事?”
“不是公事,你辦理公事沒有什麼指責的,非常到位,辦的漂亮,今天探討的是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