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廠生產水壺,核工業廠生產雪糕,化工廠製糖,也都算是這年代各企業為了生存搞出的奇景了。
正是如此,當鄭南上門討論代工樹脂材料的事,化工廠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廠長主動帶著鄭南進廠參觀,用事實告訴鄭南他們擁有全國最先進的化工機器,以及手藝最好的師傅,廠長拍著胸脯向鄭南保證:“只要是化工材料生產,我們肯定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吃透技術!”
廠長最後更是用力握著鄭南的手:“如果鄭先生真能幫我們搞來樹脂材料的配方和工藝,我們保證給您一個最優惠的價格!”
鄭南表示自己完全相信這一點:“化六廠都是寧海的一張名片,你們肯定沒問題!”
鄭南本以為自己的化工廠之行到這裡就該結束了,誰知道廠長最後還拉著鄭南到一邊,悄悄詢問鄭南能不能幫化工廠介紹一下外資認識,能不能談談合資的事情。
鄭南很驚訝:“你們化工廠有技術有市場,雖說現在轉型有點鎮痛,但你們肯定能熬過去,為什麼要合資呀?”
化工廠長理所應當的回答:“合資能得到國外的資金和技術支援,那不是好事嗎?”
很明顯,就這一句話,鄭南知道他根本不懂合資意味著什麼。
這也是這年代的通病,很多人一聽合資,能得到國外的資金和技術注入,就一窩蜂的上馬,根本不管這麼做的代價是什麼,是你這家優質企業,被外資以最廉價的方式滲透控制,你的企業再也不是你說了算。
“如果你真是為了化六廠好,我不建議合資,如果你們缺錢,在我拿到樹脂材料的配方和生產工藝後,我會專門成立一家公司對化六廠進行投資,再加上代工樹脂材料的錢,怎麼都該夠了。”
鄭南想了想還說:“甚至如果你想移民,我也可以給你想辦法,就是你一定不能合資!”
鄭南知道簡簡單單一句不能合資說服不了他,鄭南還專門給他計算了一下整個化工廠的價值,包括地皮和各個廠房裝置等等,最後算出一個數字。
“記住,要是低於這個數字的一半,你的合資就是虧本!”鄭南強調。
化工廠長驚呼:“原來我化工廠居然這麼值錢嗎?”
當然不可能這麼之前,鄭南給他算的每一樣都是往高了估值的,裡面不知道注了多少水,目的就是讓他不要輕易合資。
畢竟不說化工廠這種民生企業一旦被合資會對整個寧海造成多大影響,就算為了自己,鄭南也不允許化工廠被合資。
試想要是道格拉斯繞一圈合資了化工廠,那不等於還是卡了陽光眼鏡的原材料脖子嗎?
沒找代工的時候被卡脖子,現在找了代工還被卡脖子,那這代工不是白找了嗎?
開什麼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