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這麼幹只有一條路能走,那就是他自己培養一大批人才,否則,其他州的世家豪強很難支援他的。
這道理袁熙自然知道,但他還是要這麼做,大漢為什麼轟然倒下他太清楚了。
還不是新生的西涼豪強為了爭奪話語權,頻頻造反讓本就疲憊的大漢王朝疲於奔命。
董卓可不是草民出身,同樣是西涼豪強,看看他的履歷就清楚了。
他最早是擔任羽林郎,大漢的羽林軍要求良家子出身,這裡的良家子可不是指善良人家的孩子,而是世家豪強家的子孫,沒有犯罪記錄的。
東漢建國是依靠南陽的軍功世家,和中原的豪強才打敗所有敵人的,但西涼當年卻不是打下來的,而是懷柔讓他們歸附的。
建都洛陽是因為關中乃至西涼,經過王莽之後漢胡混雜,大世家被一掃而空,留下的都是豪強家族。
劉秀因此只能依靠中原的世家壓制西涼豪強,話語權自然就落在中原人手上。
王朝強盛時西涼那些豪強不敢反對,可隨著大漢國勢漸衰,西涼人自然要奪回話語權,西漢可是建都長安的。
特別是關中那些豪強,對於朝中大權可是眼饞了百年了,這下有機會了,趕緊蠱惑、煽動羌胡不斷的鬧事,他們好養寇自重。
等到他們勢力增長到一定的時候,就是一擊必殺的跟中原世家豪強翻臉。
說什麼董卓不被士人承認才大開殺戒的,那完全是笑話,說白了董卓壓根就沒想被中原計程車人承認,他要的只是西涼人的話語權罷了。
就像唐宋是地主階級爭奪貴族階級的權利,工業革命是資產階級搶奪地主階級的權利一個道理。
總之這只是一個利益集團,對另一個既得利益集團的衝擊,這才是東漢末年亂世的主要原因。
袁熙要做的只是提前開始地主階級的革命,結束世家豪強的社會秩序,至於更後世的資產階級,他是不會去想的。
這時代的技術根本無法催生工業革命,這不是一個人能做出的事,穿越者算什麼,還能打包後世的科技還是裝置。
什麼都沒有,拿什麼進行一場翻天覆地的改變,那是作死。
“要不要投資袁顯奕呢?成功了我能得到什麼?失敗了會失去什麼?”
張松天人交戰,怎麼也睡不著,這次他出使先去的曹營,被曹操無視讓他憋了一肚子氣。
想起楊修對他的大力推薦,還是被曹操無視,他就氣不打一處來。
到了這袁熙給他的尊重,讓他如沐春風,可袁熙的做法他不敢苟同,這讓他為難了。
“不,我不需要明著投靠,暗中可以呀,失敗了也不過失望罷了,要是成功了好處可是太大了。”
到了凌晨了,張松終於想明白,他身上帶著一卷自己畫的益州地圖,就算給袁熙,自己還能再畫出來。
出了浪費世間和精力外,自己其實沒損失什麼,卻能交好袁熙,給自己日後留一條路。
這下他終於放下心事,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