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覺得李綱和吳敏所言也甚是有理。
此時誅殺王霖的後患無窮,一旦引起兵變就難以收拾。
不如暫且圈禁王霖,待日後軍中完成順利過渡,再殺之以絕後患也不遲。
一念及此,趙佶緩緩道:「李相所言有理,罷了,諸位愛卿,王霖畢竟過去於國有功,也對朕有救駕之功,加上此刻他已纏綿病榻不起,其情可憫,朕就法外施恩,留他一命和保他一世富貴吧。」
唐恪大驚,拜倒在地道:「官家,萬不可心慈手軟,養虎為患吶!」
耿南仲等數十人拜倒在地,高呼不起。
他們是不敢留下半點隱患的。
萬一王霖復起,他們將死無葬身之地。
李綱怒視唐恪,突然譏諷道:「唐恪,汝等還有半點的廉恥之心乎?」
「當日老朽曾在書函中勸燕王將爾等殺之以絕朝廷內亂之患,但當時燕王回信說,唐恪其人雖寡廉鮮恥,卻頗有治國之能,如今我大宋面臨強敵,當人盡其才為國出力,避免內訌。」
「老朽又說,若不斬草除根,日後必成大患。可燕王卻說,些許跳樑小醜,不足為患。
果然,為保全性命,隨後爾等上書燕王,痛哭流涕認罪不止,表示將痛改前非……
如今看來,燕王錯了,錯得很離譜。
爾等小人之心,無恥之尤,遠超世人想象。
唐恪,老朽今日話撂在此處,若將來大宋亡國之亂,必從爾等女幹佞之輩身上始!」
李綱憤憤然,拂袖而去。
吳敏也長嘆一聲,摘去頭上官帽,躬身道:「官家,臣年邁體衰,請乞骸骨!」
旁邊,郭志舜也默然出班,他以同樣的動作摘下官帽,擱在一邊,卻是連乞骸骨的話都懶得說了,徑自轉身離去。
隨後,陸續又有數十名朝臣棄官而去。
張浚、黃岐善和馬擴三人此時一起出班。
張浚道:「官家,燕王終歸有大功於國,且還為儒教大宗師,引種推廣種植土豆,使我大宋自此再無缺糧之虞,有拯救萬民之德,且不可輕易誅之。臣以為,不如功過相抵,榮養在京,任其終老罷了。」
「臣附議。」
「臣亦附議。」
趙佶面色變幻,沉吟片刻,道:「罷。傳詔,降汝陽王為汝陽侯,罷儀仗,女官,護軍。罷其正妻韓嫣及諸內眷之誥命。」
「命龍禁衛值守汝陽侯府,等閒人等不可進出。」
「著宋國夫人趙福金復為茂德帝姬,返宮居住。」
「著金國公主完顏什離即刻離京歸國。」
「著汝陽侯各子嗣等入宮,由茂德帝姬趙福金教養。」
張浚面色驟變,立時高呼道:「官家,萬萬不可!」
馬擴和黃岐善也大驚失色,立時起而反對。
若是前面的降爵什麼的,還屬於正常,可後面的驅逐完顏什離,強行讓趙福金與王霖和離,真就有些離譜了。
當然更離譜的是要監禁王霖的子女。
趙佶冷笑一聲,霍然起身冷漠道:「有何不可?朕意已決,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