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是隆冬,但王霖大軍所至,河北境內百姓無不夾道歡迎,感恩戴德。
望著軍陣前頭那觸目驚心的黑漆大棺,河北人更是同仇敵愾,感動莫名。
大宋立國以來,何曾有如燕王這般,位高權重者甘冒生死之危,為普通百姓擋在刀槍箭雨之前的?
一個都沒有!
前不久的金人入侵,河北權貴哪個不是棄城而逃,將百姓推在後頭當盾牌?
前後對比,形成鮮明的反差。
王霖在河北人心中的威望因此達到巔峰。
至於軍中,軍卒對於王霖的忠誠就更不用說了。
平時與軍卒共甘共苦,關鍵是還親自提出了一個“官兵平等”的口號並嚴肅一以貫之,這比那些口頭上喊喊愛兵如子更得到軍卒的認可。
戰時則衝鋒陷陣衝在前頭,反而將具體的調兵指揮權交給他的學生岳飛,如此種種,軍卒豈能不為王霖效死?
實際王霖是覺得自己在指揮大軍統籌作戰方面,遠不如岳飛。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最好。
除了嚴格的軍紀之外,關鍵東軍(伏虎軍、龍驤軍、神武軍和輔軍)具有一個明顯區別於西軍和大宋其餘軍馬的特徵。
戰後對死難者的撫卹高,是朝廷規制的兩倍。
而立功者所得獎賞財物,全部會自發捐贈出來,用在撫卹死難同胞之身。
這種軍風的逐漸養成並固定下來,形成潛規則,在最短的時間內凝聚軍心,畏戰者越來越沒有市場。
還有,東軍至少到目前為止,王霖麾下這些大將,都不曾貪墨軍餉,吃空餉,喝兵血。
除了韓世忠這些人本性公正忠誠之外,王霖私下裡與諸將也有約定,渤海商號會定期給予統制官以上的大將家眷給予補貼,或以金銀,或以實物。
以岳飛為例,他的父母家人先在青州,後來遷移到了東京,住的宅子,城中的鋪子,城外還有莊子,慕容婉兒手下的人會定期發放補助,年節還有禮物,這些足以讓岳家人過上富庶生活。
後顧之憂解除,就沒有人會再去貪墨。
縱然是張俊和劉光世這般貪婪之人,也大為收斂。主要是王霖還專門給他們二人來了一次廉政談話。
王霖的話很直白,戰勝金人,天下大定,任何富貴他都不會吝嗇給予諸將,但若是在此刻貪墨軍餉,亂了軍心,他們就會死,全家也會死。
王霖絕不心慈手軟。
所以,二十五萬的東軍是實打實的。
而號稱三十萬的西軍,空餉份額相當重,估計至少能砍去近十萬。
論戰鬥力而言,西軍未必就是東軍的對手。
而再假以時日,一兩年後,西軍更對王霖構不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