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他無法與燕青明講。
現在大義仍然在皇宋,況且他已經與種家勢成水火。若他坐上皇位,种師道必會舉兵勤王,來為种師中報仇雪恨。
但若還是趙佶坐在皇位上,种師道就失去了起兵的藉口。
至於將來,他會讓種家軍死得其所,戰死在抗金的主戰場上!
御書房。
趙佶面色依舊有些發白,他窩在軟榻上,目光復雜望著王霖。
他本以為必死,卻不料王霖並不想殺他,甚至連皇位都給他留著。
儘管趙佶知道自己日後便成了王霖操控的傀儡,但好死不如賴活著,能活著,繼續當皇帝,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對他來說,已經是上天的恩賜了。
趙佶顫道:“王霖,你當真不會殺朕?”
王霖舉手發誓道:“官家,臣願意起誓,今後,若官家不負臣,臣定不負官家!若違此誓,天誅地滅!”
“但若像這番之事,再有發生,臣卻不能保證,放棄使用武力!”
古人崇尚天人感應,對誓言看得極重。
王霖起誓,趙佶心中就安穩了不少。
趙佶嘆息道:“朕從未想過要殺你,雖然朕也有意利用你制衡太子,但歸根結底,朕從未相信你會反朕。”
“一切依你,朕無有不從。待朕百年之後,希望卿還能扶持構兒,傳我皇宋基業。”
趙佶眸光炯炯望著王霖。
王霖笑了笑,卻沒有點頭。
趙佶心中嘆息。
其實也僅此而已,他能保住自己和自己的皇位,已經是貪天之功,至於後代子孫,他也顧不上那麼許多了。
無論他承認還是不承認,趙宋江山,至他趙佶為止了。
……
大宋宣和二年,三月初十。
官家趙佶昭告天下,以太子趙桓謀逆為由,廢黜其儲君之位,賜死。
肅國公趙樞妄言構陷,又擅離封地,罪在不赦,賜死。
隨後又誅汪伯彥、黃潛善等朝臣三十六人。
這都是王霖點了名的日後投降派的代表人物。
朝野安定。
三月十一,冊封皇九子趙構為太子,立為嗣君。
加封李綱為安國公,太師,總領朝綱。
加封張叔夜為榮國公,兼領太尉,總制京畿及河北兵馬,依舊坐鎮河北。
調命張所和傅亮分別任河北招撫使、河東經制副使。
吳敏降為禮部尚書,依舊出任閣相。
吳敏雖然支援趙桓,但人才難得,朝中目下缺乏領軍文臣,王霖決定既往不咎。
調登州通判宗澤進京,為開封府尹,兼東京兵馬防禦使。
調五萬南京神武軍開進東京,整合東京原禁軍三大營殘部。
加封關勝為神武軍都統制,以馬擴為副都統制,從伏虎軍調任武松、徐寧、秦明、黃信為神武軍統制。
張伯奮、張仲熊兄弟二人為神武軍指揮使,賜以子爵。
燕青遙領皇城司指揮使,武松兼任皇城司副指揮使。
自此,東京禁軍悉數為王霖麾下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