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霖舉杯邀飲,又道:“武二哥,你是行俠仗義之人,胸懷大志,但終你一生、竭盡所能,你一個人能救多少黎民百姓?幾十個,還是幾百個?”
“官場之上,確是貪腐之輩居多,但也並非為官者皆是如此。就像綠林好漢中,為非作歹之輩也不少見一樣。”
“我應試中舉,若能得掌一軍,我便可率這一軍之力,國難當頭時挺身而出,或救一縣,或救一府,或救天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危難之時,我輩豈能坐視不管!”王霖舉杯一飲而盡,旋即擲杯於地,面色慷慨激昂。
武松聽了面有異色。
這些道理從未有人給他講過,加上他讀書也不甚多。
雖還不是完全認同,但也能感知到王霖的凜然正氣和報國大志,這似比他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抱負,要高出一個層次了。
武松斟酌良久,抱拳感慨道:“武松受教了!俺讀書不多,不過小官人說得這些道理,俺也聽明白了。官府雖無能,但天下人卻不能不救……是這個道理麼?”
王霖知道得到了武松的認可,心情暢快。
大笑道:“其實武二哥稍安勿躁便是,若將來發現我與那些貪官汙吏一般,草菅人命、壓榨百姓、禍害一方,你到時候直接出手取我性命,為民除害也不遲!”
武松也大笑。
趁著酒意,王霖主動提出與武松結拜兄弟。
武松執意不肯道:“小官人對我武家恩重如山,又對武二有知遇之恩,武二豈能忘恩負義,再與小官人稱兄道弟。”
武松的態度很堅決,以屬下自處。
王霖也不在意,左右這也不過是個他拉攏人的形式,就不再堅持。
兩人敘敘談談,放量吃酒,越說越喝越投機。
武松這等人就是這樣,只要是認準和看準了的人,那絕對是可以赴湯蹈火、兩肋插刀的。
於是武松就住在了王家的前院,與下人一起。
但王家家僕得了王霖的反覆嚴命,誰也不敢把武松當成看家護院之人。
就算是潘金蓮三女,也對武松以禮相待。
……
縣衙的告示張貼出來。
原縣尉周秀勾結梁山賊寇,襲擾清河縣城,又一貫欺壓清河百姓,欺男霸女,殺人如麻,罪行罄竹難書,事實確鑿。經京東東路使司裁定,將周秀即刻押解濟南府,定罪問斬。
清河縣人奔走相告,歡天喜地。
終於得到武松歸心,王霖心放下了一大半,就準備啟程奔赴東京應試。
然而在走之前,他還要做另外一件事。
必須設法除掉西門慶。
雖然西門慶遠在陽穀縣,雖然他也相信小娘此時斷無任何可能被西門慶勾搭引誘上,但心裡還是很不舒服。
如鯁在喉。
他做事向來縝密果決,絕不會給自己留下任何後患。
哪怕只有億萬分之一的機率,他也要消弭於無形。
從出獄那刻起,他就將西門慶列上必殺名單,謀劃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