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誰家當為河內溫縣執牛耳?
當首推司馬家為魁首,家主司馬防,字建公,前潁川太守,司馬儁之子。
人人皆言,司馬公乃是耿直公正,頗有威儀。愛讀《漢書》,諷詠數十萬言。年輕時,起家郡官,歷任洛陽令、京兆尹,許都令……
昔年多次讚揚曹操,並舉薦他其洛陽北部尉,曹操由此開啟了自己的仕宦生涯。
司馬建公育有八子,分別以朗、懿、孚、馗、恂、進、通、敏幾字命名。膝下諸子有著司馬八達皆人中龍鳳的美譽。
其兄司馬孚現為司空府文學掾,司馬懿雖自陸渾山學成歸來,然而與其餘六位兄弟皆尚為無官之人。
房中,司馬懿端著一盆熱水放置於司馬防腳下,蹲下身來,親手為父親洗腳,司馬防欣慰的接受,撫須說道:“吾兒,學藝歸來,當屬大幸事。”
司馬懿謙遜的一笑道:“孩兒之大幸,乃是侍奉在父親左右。”
司馬防聞言,笑而不語。司馬懿正在為父親洗腳,突兀的蹦出一句話來“今日與好友相約在豐毓樓內,倒是碰到了一位頗具威儀的人物。”
“仲達所言何人?”
“父親覺得,這偌大的許都城中,又有多少能讓孩兒,誠心誇讚的青年俊彥呢?”司馬懿如此反問道。
司馬防沉吟片刻,吐了口濁氣,開口道:“近幾月風頭正熾的當屬司空嫡子,曹子脩了,吾兒可是碰到他了?”
“父親英明,孩兒今日所遇,正是中郎將大人,我還去討了杯酒水呢?”
“哦?沒被他趕出來?”司馬防聞得兒子主動上前與曹昂討教了一番,抖擻精神,戲言問道。
司馬懿笑著搖頭,司馬防此問是有緣由的,曹昂此子自從宛城回來以後,對他們這些士族的排斥尤為明顯,且從不掩飾,就差明說老子與士族不共戴天了。
按理說,曹孟德能有今時今日的地位與能量,除了宗親的扶持之外,不乏其年輕時士族給予傾力的幫助,按常理來說,曹昂身為曹操這個獲利者的兒子,且不說對待士族恭敬有加,便是面上的友好都幾乎懶得維持。
其在兩郡的作為有人說是狠狠地扇了士族一個耳光,可是在士族看來,這哪是扇耳光啊,分明是用尖刀深深地扎進士族的胸膛,血流了一地不說,還假惺惺的勸慰著“要堅強啊。”殺人誅心莫過於此!
“吾剛剛回返,與他又無甚冤仇,他又有何理由去貶謫與我?”
“那倒也是,與他相處些許時間,覺得此人如何?”司馬防點點頭,如是問道。
“此人敏銳非常,有凝聚力,麾下一干兄弟對他很是信服,再看此人在兩郡的作為,如果沒有夏侯淵曹仁等首肯,他也決計做不成此事。由此看來,曹氏宗親對司空這個嫡子也是推崇備至的。”
司馬防有些慵懶的倒在椅背上,悠然道:“你只說了此人的心性與性格,你可知此人手段呢?”
“這個孩兒不甚瞭解。”
司馬防拍了拍他,示意其起身,在一旁坐下。司馬防親自拾取麻布,將溼潤尚在冒著絲絲熱氣的雙腳擦拭乾淨,只聽他說道:“此子實非善類。”
司馬懿眉頭不由得一挑,因為自己的父親近乎從無對人有這等評價,誠然此刻他們與曹昂算是對手,然而,司馬防此話卻絕非是貶義,而是出於對曹昂這個對手給予認可的中肯的評價。
“請父親解惑。”司馬懿作揖說道。
“曹子脩少年時,便跟隨孟德南征北戰,且為人謙和,是那種人敬他一尺,他還一丈的性子,這自然而然的就在基層兵士裡打下了基礎。”
司馬懿瞭然,看來曹昂此人不光是備受宗親的青睞,便是在外姓武將與底層的兵卒們心中也有著深厚的基礎。
“若是僅僅靠親和謙遜的話,恐怕是無法令兵將們信服吧?”見司馬懿一針見血的指出關鍵所在,司馬防頻頻點頭,心中對自己這個兒子讚譽又高了一籌。
此子歸來之後,坊間盛傳其能持五石弓,能七星連珠,但那時大多數人對此都是嗤之以鼻的。”
司馬懿皺著眉頭,作為一個合格計程車族子弟,君子六藝是需要通曉的,哪怕不擅長也要有所涉獵。
弓箭的門道,司馬懿又怎會不知,就說他自己的親身體會,莫說什麼七星連珠,就是一瞬間連發兩箭,司馬懿都自認做不到,且臂膀還要腫脹一陣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