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會出現當初柔羽公司派遣律師漂洋過海來和自家企業打官司的事情。
這些企業的高管在想到了那名名叫張偉的律師後,也不免全身顫抖起來。
畢竟當初的那場官司他們可是真正的見證到了,張偉律師的牛逼之處,在整個庭審上的發言,彷彿就是要將他們這些高管送進去的節奏。
說實話,這群企業再也不想見到像張偉這樣的律師。
有時太專業也是一種煩惱。
“阿切……”
而此時遠在魔都正在準備跨國公司的張偉正打了個噴嚏。
張偉揉了揉自己的鼻子,不免感慨自己這幾天空調吹得太多了,好像都有些小感冒了。
另外一邊的三家國產螢幕面板廠商,在得到了第一手的專利技術之後,也開始著重將這些專利技術運用在自家公司的螢幕面板的生產上。
不過還沒有等到他們將喜悅完全的消化殆盡之時,一條全新的訊息讓他們如同遭受了晴天霹靂。
電極材料供應商將價格提升了40%。
發光材料的供應商將價格提升了50%。
沒錯,不知什麼原因整個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商的原材料的定價一晚上漲了特別多。
而這些原材料的上漲也會導致相應的螢幕成本的上漲。
原本生產一塊螢幕的平均原材料的成本就要將近250元,再加上螢幕面板前期的生產線的投入,以及工人的工資和相應的水電費,庫存費的成本一塊螢幕的成本就要達到300元。
現在原材料的售價突然上漲瞬間的打破了這種相應的平衡。
這種打破會將整個螢幕的硬體的生產成本從250元硬生生的提高到350元。
再算上其他的成本的話,一塊螢幕的成本價都要接近400元。
按照目前國產螢幕面板公司的打算,在接受了柔羽公司的技術專利的提供之後,能夠將螢幕的生產的質量進一步的得到提高。
到時候以便宜三桑e3材質的oled螢幕的價格去銷售,從而從三桑手中獲得更多中低端市場。
而現在的原材料直接上漲,最終導致的是目前的螢幕雖然能夠繼續生產,但是生產的成本過高,導致到時候螢幕的定價也不能太過便宜。
或許到時候整個螢幕的定價都必須要和三桑的e3的oled螢幕齊平。
而三桑在供應鏈體系之中擁有著一定的品牌溢價在同等的價格的情況之下,大多數的下游的廠商最終首要考慮的還是三桑。
在得知漲價訊息後,三家公司也派出自己人去調查事情的經過。
當得知華星光電的螢幕的原材料的成本沒有上漲後,三家螢幕面板廠商彷彿是意識到了什麼。
絕逼是三桑這孫子弄得!不是三桑這孫子弄得我倒立洗頭。
而周震此時也在關注著整個螢幕面板行業的發展,在得知現在的螢幕面板的原材料的供應廠商悄悄地將價格上調後,嘴角也微微上揚,像極了某部中的歪嘴龍王。
龍王殿…呸……該讓張律師出手了。
順便也整個上游的螢幕面板的原材料的企業也該重新的更換新鮮的血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