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對於一個品牌來說,影響是非常巨大。
大米手機也是目前國產廠商之中被刻板印象限制最大的手機廠商。
直到後面幾年大米公司衝擊高階之後,仍然有大部分的使用者認為大米手機不配擁有高階的名號。
甚至在大多數的國內網友心中,大米手機依舊是品控差,品牌形象LOW的國產品牌。
而大米公司的海外歐洲市場卻和國內完全不同。
大米公司從一八年進入歐洲市場以後,便開始在歐洲市場推廣自家的旗艦手機。
並且這些旗艦手機的價格基本上也非常接近於果子,菊廠,三桑的定價。
再加上大米公司的歐洲宣傳部所設計的海報以及相應的宣傳影片,要比國內的設計團隊設計的宣傳內容更加大氣高階。
這也讓國外的使用者對於大米品牌的印象,和國內使用者對大米品牌的印象形成了天壤之別。
歐洲使用者對於大米印象:堆料猛,水桶,高階!
國內使用者對於大米印象:Low,質感差,品控差!
這就是刻板印象帶來的影響。
所謂成也價效比,敗也價效比。
而舞臺上的周震也正式的感受到了這種價效比所帶來的“壓力”!
雖然周震早就猜到了會有這種情形。
但即便如此,周震還會這樣的選擇。
高階!首先在價格上就要穩住!
這個道理基本在20年後成為各家手機廠商的共識。
20年5G時代的到來後,使得手機的各項元器件成本上升,而各家手機品牌也開始紛紛的衝擊高階旗艦市場。
基本上二十年之後,各家手機廠商都把高階旗艦的定位上升到了5000元。
當然面對國產旗艦的崛起,果子手機採用了降價的策略,想要逼迫國產手機將價格降低。
雖然手機市場的狀況是這樣的,但是在後面的幾年中,各家廠商在釋出自家的旗艦手機的時候,依舊是要把價格定在了五千元以上的價位。
就算是各家手機廠商知道自家手機產品定價過高,會有產品大跳水影響產品口碑的情況,也依舊是在產品定價的時候將價格定在“高階旗艦”應有的價位。
因為各家手機廠商明白就算自己的產品在高階旗艦的價位得不到大多數消費者的認可,也依舊是要證明自己這款產品就是一款“高階旗艦”!
畢竟各家手機廠商好不容易才讓自家的手機能夠觸及高階旗艦的位置,若是自動放棄的話,那麼以後想要再次衝擊高階的話,難度肯定比上次的更低。
就好比如歷史上大米的note系列。
第一代產品是最有機會衝擊高階的產品,結果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