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莫非是扶不起的阿斗?
有時候周震會在心裡吐槽一下大米。
畢竟大米公司每當做出一些相關的業績之後,都會在網路之上吹噓一番。
但是在吹噓過後,大米公司並不會在此乘勝追擊,而是就此抱著這樣的成績不撒手,最後逐步的走了下坡路。
當然周震為了所謂的利益,還是接手了大米note3的專案組。
說實話,周震對於手機行業還是有過幻想的,甚至柔羽公司在前世也做出過一些批次的手機。
但是柔羽公司的失敗,讓周震打消了自己做手機的想法。
手機這個行業不是誰想進去就能進去的。
資金!
銷售渠道!
上游供應鏈渠道!
這些周震都並不具備,至少現在不具備。
首先生產手機需要大量的資金去購買相應的上游廠商供應的元器件。
在購買這些元器件的時候,第一需要的是非常多的資金,而另外一點則是需要上游元器件廠商願意將元器件賣給你。
像早期大米手機剛剛成立的時候,想要去購買上游供應鏈頂尖的元器件,可是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甚至還需要託相應的關係才能找到供應鏈的廠商獲得一部分的元器件供應。
早期的大米手機缺貨的原因的確有產能的問題。
畢竟當初的大米公司在整個市場的影響力並不是很大,導致供應鏈廠商不願意大規模的向大米公司提供元器件。
資金!供應鏈!
剩下的就是銷售渠道。
目前的幾大廠商已經基本上把握了絕大多數的銷售渠道,並且靠著多年積累的品牌口碑,已經擁有著許許多多的忠實使用者。
而新的品牌想要殺進來,基本上是難如登天。
大廠的銷售版圖的雛形已經形成,未來的手機市場基本上都是這幾大廠商互相搶市場份額。
至於所謂的苟延殘喘的小廠基本上只能在夾縫中生存。
所以不到有十足把握,周震還是決定暫時隱忍。
進軍短影片領域!
發展以“周震”本身為核心的供應鏈體系!
然後再在整個科技圈混個臉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