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向正元歌萬壽,暫留歡賞寄春前。
賈瓊拜訪完李守忠,被李守忠留了頓飯食,又考較了一番,方回到寧榮街,準備回家。今日除夕夜,明日就是大年初一了。
這幾日也將幾家賈府同宗的都拜訪了一遍,恩師李守忠這邊是最後一位了。
來到這個世界七年了,今年可能是過的最富裕的一個年了吧。
想到這裡賈瓊不由微微勾起了嘴角,想著去年剛剛準備蒙學時,家中還是一窮二白。
當時只想著早日考取功名,有了秀才就能領取一份官府給予的福利。
只是未想到蒙學第一日在學堂那邊做了個魚籠,每日都能給家裡帶來一兩尾鮮魚。
前兩個月,又得了榮府老太君的恩,每月有個二十兩銀子,算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當然這是好事,好的變化,對賈瓊來說多多益善。
只是也不能過於依賴這種變化,人貴在自強。外人給的再多,也不及自己努力得來的穩妥。
若是你不能給別人帶來足夠的收益,時間一久,別人自然會放棄你。
靠人人會跑,靠山山會倒,靠自己最好,賈瓊一直堅信這句話。
離上次賈珠與沈自徵和沈宜修姐弟離開神京已經過去一個多月。
自那次賈珠離開神京,賈瓊去榮府也去的少了,也只是家中的書籍看完,才去那邊借閱,抄錄。
倒是賈元春經常在書房讀書,每次賈瓊去的時候,讀書抄錄一段時間,元春就教他撫琴。
雖然還是不太能完整彈奏一曲,但是起碼瞭解了古琴的結構,種類。
比如以金木水火土象徵的五絃琴;五行再加上文武的七絃琴,也知道了彈琴時的坐姿與發力。
最起碼的音節什麼的也知曉了,知曉了這些基礎後,元春就教的少了,主要讓他自己彈奏,用元春的說法就是後面完全看天賦。
想了一些雜事,也到了家門外,看著沿牆的菜圃已經無甚多少蔬菜。
菜圃旁的銀杏上,正立著幾隻喜鵲,看到這一幕,賈瓊內心也是喜悅了不少。
隔著門縫就看著院內,賈瑤正百無聊賴的坐在桌子旁,兩手拖著下巴,手肘置於桌案上。抬頭眼巴巴的看著灶房頂上的炊煙。
“嘰嘰喳喳,嘰嘰喳喳。”
“母親,你快看,有喜鵲,喜鵲他還在叫呢。不對,哥哥說這是靈雀,對,是靈雀,母親,靈雀叫了,靈雀在咱們家叫呢。”
賈瑤激動的站了起來,向著灶房門口看了幾眼,又喊了幾聲,最後又盯著銀杏樹頂的喜鵲。嘴中喊道:
“母親,你快來看看靈雀,它在我們家叫呢,我們家肯定有喜事呢。”
在灶房內的沈嫻,聞言不由搖搖頭,靈雀報喜,只是老年人說著玩玩的,哪有什麼喜事啊!自己這半生見過的喜鵲太多了,也未見有什麼喜事。
今日除夕,家裡這糰子還未做好。
自己長這麼大算是第二次做糰子吧,第一次是夫君與大伯二伯他們剛剛從軍月餘,那次他們三第一次拿了俸祿。
跑到家就說‘娘子,我們今天要吃肉糰子。我們剛剛在外面割了肉了。’
兩個叔叔也說‘弟妹,今天給我們做肉糰子吧,都快十年沒吃過家裡的肉糰子了’
看了看鍋中的熱油有些冷了,而自己手上又是面與肉,遂喊道:“四姐兒,快進來幫為娘在灶臺底下家把材火。”
“哦,來了。”賈瑤嘴上回著母親的話語,又戀戀不捨的看了看樹頂的喜鵲。隨即準備向灶房走去。
這時賈瓊推門而入,嘎吱聲響驚擾了賈瑤,賈瑤轉頭看去,見著是賈瓊推門而入。遂高興的喊道:
“孃親,孃親,哥哥回來了。這喜鵲叫的真準,真的是好事,它一叫哥哥就回來了。”
說完也忘了孃親讓她給灶臺添火的事情,直接奔向賈瓊,兄妹兩一如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