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母親不知道,瓊三叔的厲害,用旁人的話說,真真是個文曲星下凡。
夫子也說瓊三叔是賈家的麒麟子,日後和珠大叔攜手共進,必能使賈家更上一層樓。
當時兩個多月時間,自己將將把論語學而篇學完(會讀,會背,能些,能默,隨便挑一句還能解釋出含義)。
瓊三叔都已將論語學而篇,三字經,千字文,這些全部學完。
且已經開始學習大學,論語這些了。聽說這些是日後科舉才用的東西。瓊三叔才多大啊,也才和我同歲。
日後必然是要為官作宰的。自己定然要跟著瓊三叔的。
現在一年多過去,自己只是將基本蒙學學完。
而瓊三叔早就在去年開始學起了大學論語這些書籍。誰知道瓊三叔的學業到底是什麼水準了。
“芸哥兒,怎麼停住了,快些跟上來。站在原地會更冷的。”
正喃喃自語浮想聯翩的賈芸聽到這句話。
猛然抬頭,看到正在前面趕路的賈瓊,已然漸行漸遠。連忙疾跑幾步,追趕上去。繼續和賈瓊說起話。
“瓊三叔,謝謝你願意一直這麼帶著我,幫著我,還願意每日分一尾魚給我。現在孃親臉上的氣色好多了。”
說著感謝之言的賈芸,滿面通紅,也不知是凍的,還是害羞的。
“芸哥兒,我們之間就不用說這客氣的話了,當日編織魚籠的時候,你也有幫忙。而且每天還要你上樹拿鳥,以做魚餌呢。”
聽到這句話,賈瓊面上也會心一笑,嘴上淡淡的解釋這。
不過賈瓊的開心,並不是因為賈芸的感激。
對於給予賈芸的幫助也是隨手為之,畢竟原著中賈芸也是難得的人才
且兩人從小一起長大,些許幫助,也無甚礙事,只是結個善緣。
而只是因為他母親和妹妹現在也是氣色大好,不再面露飢色。
妹妹身上也長了點肉。
除了最開始那次帶魚回家,被母親詢問了下,後面倒也順其自然了。
想起第一次帶魚回家的那天,妹妹那小眼睛,簡直像放光了一樣,緊緊的盯著魚。
問自己說:“哥哥,這是我們自己家吃的嘛?”
當時妹妹看著那尾鮮魚,恨不能活吃了它。
後來母親殺魚的時候,小丫頭也難得的沒纏著自己。看著鮮血淋漓的場面不僅沒害怕,居然直咽口水。
魚籠做的也不大,一個籠子最多也就能裝三至四條魚。所以魚基本是有定數的。
每次賈芸帶一條,給夫子孝敬一條,自己有時一條,有時兩條。
也許兩個多月來,妹妹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每天守著門口等自己帶魚回家吧。
自己每次回家之後,先衝入自己懷中,用小腦瓜來回蹭蹭,然後接過自己手中的魚遞給孃親。
兩人各自裝著心中的柔軟,繼續前行,寒風彷彿也減弱了幾分。
賈芸看了看被冰封的河面說道:“可惜這河面冰了幾天了,也沒法捕魚了。”
賈瓊看了看四周,也是有點無奈。這又不在山裡,不然還能弄點陷阱捉點野兔什麼的
“這魚捕不了,路也不好走。還要再走幾里路才能到族學。這雪下的可真不是時候。”
“好了,芸哥兒,些許小事,不用糾結氣餒。這大雪封河。我們趕路雖不方便,但是在今天這個日子裡下雪也未必是壞事啊!瑞雪兆豐年啊”
茫茫江山無限好,皚皚白雪自成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