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主機。”
【楊少校,有什麼可以為您服務的嗎?】
“連線外部取景器,方向為小行星帶。”
【已完成,五秒後將顯示到您個人介面中。】
眼前的星辰大海突然一變,千千萬萬,大小不同的小行星出現在眼前。
在取景器中可以看到它們從宇宙深空中蔓延而來,在蓬萊號面前劃過一條弧線後又消失在了太空深處。
它們是在遙遠的太陽系形成時代留下的殘餘——木星和火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在這條環繞太陽系的圓環中擁有取之不盡的礦產和元素儲備,而這些礦產和元素在地球上已經稀缺或者被過度開發。
這裡是繼月球之後,將會成為人類太空事業中下一個流淌著奶與蜜的應許之地!
而他們這支艦隊目前的目的地——小行星帶A1礦區是以矮行星穀神星為核心區域向左右輻射出將近十萬公里構建而成的小行星帶採礦區。
是人類目前科技融合而成的最高成果——前進基地!
三艘飛船經過了十幾天的航行後,終於即將抵達了這裡。
接下來,他們將休整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向著更遙遠的深空進發。
還在建設之中的長城基地等著他們,奧爾特星雲同樣等著他們。
而此刻,楊維勵不願意多想,他只想好好欣賞人類科技巔峰的模樣。
在這片已經變成小行星礦區的地帶,大量的小型飛船和機器人按照功能分類的不同,各自被派到了不同的小行星之上,展開了自己的工作。
它們首先進行了採集基地的建造,這些採集基地,將擔負起前進基地日後所有建設工程的原料供應任務。
採集基地之後,則是初步鍛造工廠。
這些工廠,將會為採集基地採到的礦產進行初步加工,以備之後使用。
鍛造工廠之後,則是機器人鑄造工廠以及各式零件生產工廠的建設。因為飛船噸位以及體積的限制,運輸飛船之上不可能攜帶太多的機器人,所以,在重要小行星上的機器人鑄造工廠的建設,也十分有必要。
零件工廠則包含了各式各樣的精密儀器鑄造廠等。
除了這些原料生產端之外,最核心的就是穀神星旁那座龐大太空船塢。它承擔著新飛船的建造工作,將一系列的材料變成人類向深空延伸的工具。
這座船塢的太空飛船生產速度已經遠遠超過拉格朗太空城,這裡才是真正能代表人類科技巔峰的生產力。
在量子計算機提供的龐大計算力掌控之下,一切繁雜的事物都進行的井井有條,讓楊維勵看到了那井然有序的太空工業之美
採集基地則不斷的輸出養料,供應給各個工廠。處於小行星的生產端聚集地,成為了整個太空工業的心臟,這些心臟每時每刻都在輸出大量的新鮮勞動力,補充進各個器官之中。
這些養分不斷匯聚,一艘全新的飛船很快就能製造出廠,然後立刻就向深空進發!
當然…….這些飛船都不是如三艘戰艦這樣龐大的噸位和體積,它們大多是運輸飛船,輔助將小行星帶的物資運向前方的長城基地。
此刻,楊維勵忍不住將視野不斷拉伸拔高。
當整個太陽系都在他俯瞰之下時,一幅壯麗的畫卷出現在眼前。
從藍星出發,不斷穿梭的飛船引擎之光星點相連的話,彷彿一條直線連線藍星與前進基地。
而前進基地同樣有這麼一條由飛船連成的光路,連線深空中的長城基地。
它們每一段距離都比曾經的絲綢之路還要長上百倍,它們連線的每一處位置都比環球航行的距離還要長上千萬倍。
對比起星空中的距離來說,人類之前所有的長途探險都要黯然失色。
這一刻,楊維勵心中瀰漫出一陣自豪。
因為他將代表人類向著奧爾特星雲進發,那是人類目前還未涉足的神秘之地。
儘管它將來可能要變成兩個文明的戰場,儘管它將來可能要成為諸多人類的埋骨之地,但此刻它作為將要被人類征服的地方,楊維勵能參與到這樣的行動中,再一次感到了深深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