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太陽的強大恆星風吹散了環繞在自己周圍的灰塵,然後這些灰塵慢慢凝聚成了一個個的行星,經歷數十億年的發展,才穩定了下來,變成了如今的模樣。
大宇宙中,絕大多數的恆星都是這般誕生。
這樣孕育恆星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大量劇烈的反應和引力變化。
艦隊選擇這裡的原因,就是希望透過還是複雜多變的原始恆星來擋住自己的蹤跡。
恆星級文明基本都知曉這樣樸素無華但極為有效的方法,反而是陸羽這個虛假的高等文明,因為銀色星辰號出色的裝甲,竟然對這種隱藏方法一無所知。
只是感慨,這些恆星級文明未免太喜歡躲在幼年恆星中,蟲族艦隊如此,這個恆星級文明也如此。
而找到隱藏和觀察位置後,恆星級文明採用初步觀察的辦法也相當的原始——引力透鏡。
引力透鏡的原理是當星光經過大質量星體周圍時,原本直線傳播的光線會因為大質量星體的引力而發生彎曲,看起來就好像是原星體的位置發生了微小的偏移。
它透過光學儀器就能觀察,不需要發射任何的儀器,發出任何的波動就能觀察到極遠的恆星系情況。
引力透鏡效應哪怕是人類如今,依舊是天文學中的一種重要測量手段。針對不同的尺度、距離、質量的天體,不同引力透鏡儀器交替使用,為人類得到了大量的資訊。
而現在,哪怕是恆星級文明也同樣沒有放棄這種簡單好用的觀察方式,只不過使用的儀器更加先進而又精準了而已。
這支艦隊耐心而又謹慎的觀察了整整百年,也總算是得到了一些資訊。
圍繞單恆星運轉的行星的軌道,都是可以預測的,比如地球,在一年的某一個時刻,和太陽的距離是固定的,就算有誤差,相對於天文距離而言也可以忽略不計,這使地球的軌道也是穩定的,這才有了穩定環境的基礎,才會孕育出生命,構建出生態圈。
但這個恆星系卻不是如此。
明明只有一顆恆星,但從引力透鏡觀察到的氣態巨行星為參考。
它在圍繞恆星公轉一週的某一個時間點之上,上一週和這一週經常出現很大的改變。
這意味著它的軌道極其不穩定。
很顯然,這種不穩定是由於引力源擾動造成的。並且,這種擾動極其強烈,導致它軌道並不穩定。
就像在太陽系中慘遭開除行星籍的冥王星,它的軌道也相當異常,被天文學界當做柯依伯帶擁有大質量天體的左證。
可從引力透鏡的觀察中,這個恆星系裡可沒有什麼顯而易見的引力源,這更加讓艦隊確信,深空衛星裡所記載的影象的真實性。
於是進一步的探測開始了!
這支艦隊,又花了幾百年的時間,把探測器送到不同方位之後,再向這座可能埋藏著寶藏的恆星系前進。
但已經殘存不多的進度條告訴陸羽,這個恆星級文明似乎並沒有得到什麼成果。
果然。
他們的進一步探測,隨著探測器一靠近就紛紛消失的結果而擱淺。
這支艦隊並沒有任何頭鐵的打算,他們很謹慎的開始以最快速度撤離了躲藏的地方。
只能說作為一個文明而言,他們的從心讓文明走得很穩。
穩到如今,他們才活著把這段影象以高價賣給了三角飛船。
或許也是因為多了後面這段文明親自去探查的經歷讓這段影象變得真實了起來,三角飛船從這其中分析匹配了自己遭遇,發現那個不明物體讓地核消失的手段,竟然有90%以上的相似,因此也才買下了這份情報。
不然以恆星級捏造出來的東西,想瞞過高等文明還是有一點的難度。
更何況,三角飛船連深空衛星都一起買了過來,一一對證之後發現了這個恆星級文明確實沒有欺騙行為,這才付了剩餘的交易點。
只能說,這個恆星級文明因為一次好奇捕獲了一個低等文明的造物,然後換來了這一次的機遇,賺到了能買幾艘主力艦的交易點。
這或許能成為這個文明在下一個萬年間騰飛的契機吧?
又是一個好運的文明。
但這一些與陸羽已經沒有關係了,他白票來了這份情報之後,三角飛船終於想起他們來到白矮星市場的原因。
一份星圖。
一份百億光年的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