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一開始,郭戎就判定了袁滋以及義成軍不會有太強的抵抗意志和戰鬥慾望,但是,折牧雨這小子區區幾句話就直接讓袁滋以及整個義成軍不戰而降還是出乎了郭戎的預料。
直到義成軍節度使袁滋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的跪在自己面前的時候,郭戎才不得不相信,袁滋確實已經主動投降的事實。
郭戎恨不得直接把對於袁滋這一種,野心大於能力,貪婪大於剋制,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直接砍了。
只不過,郭戎已經不再是昔日那個愣頭青了,殺一個袁滋很容易,但是活著的袁滋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雖然袁滋之前的乾的著實不是什麼人事,雖然袁滋的投降並非自願,但是袁滋這傢伙卻是這一輪平叛之中,第一個主動投降,交出城池、人口和軍隊的軍閥。
收到了太上皇離世的訊息,沒有了約束之後郭戎想到了趁機收回鄭州、滑州,然後郭戎向長安方向、長安援軍送信。
在收到郭戎的的信件之前,李純沒有明確的旨意要求郭戎怎麼做,但是他隱約了提醒了郭戎確保汴州決戰的勝利,同時利用這場大戰的勝利,震懾中原的各路藩鎮。
當然,僅僅震懾肯定填不滿李純胃口的,於是隱隱的有了讓郭戎找機會,找藉口,找由頭的意思。
當郭戎的信件抵達長安,看到了郭戎準備在戰前就拿下鄭滑的想法,李純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支援。
而透過李純的反饋,郭戎也確定了李純的想法。
在這一輪,信件和轉述的過程中,李純和郭戎達成了完美的共識,那就是儘可能削弱、分割、肢解中原地帶的大小藩鎮。
如果沒有這個前提,袁滋殺也就殺了,宰也就宰了,但是因為李純、郭戎的後續想法,袁滋的存在就有了足夠的價值。
袁滋的價值就在於這個第一個,就在於這個表率的作用。
主動交出權力、兵馬之後朝廷不僅不會清算,反而會根據交出的權力和兵力進行適度的補償。
換句話說,千金買馬骨!
既然是千金買來的馬骨,那自然需要慎重對待,讓其他心懷鬼胎、隨風搖擺的藩鎮的軍閥看到表率的待遇。
於是乎,當袁滋跪在自身身前,請求責罰的時候,郭戎不得不耐著性子,壓抑著厭惡,完成聖旨的宣讀,代表李純完成對於袁滋和義成軍的赦免。
完成了這些程式上的內容,郭戎開始代表李純和袁滋進行形勢上的、沒有營養,但是很有意義和價值的交流。
然而,讓郭戎沒想到的是,剛才跪在地上的時候,袁滋顯得規矩而恭敬,領旨、謝恩、臨表涕零,毫無瑕疵。
然而起身之後,尤其是確定了自己不僅不會被處死,反而會回京履職之後,郭戎可以明顯的感覺到袁滋的狀況就有些變化,似乎產生了一些不該有的想法和野心。
這種巨大的變化,讓郭戎都有些吃驚,於是郭戎也就順勢而為,反正自己展示在世人面前的從來就算是一個喜歡打仗的將軍。
以自己的年齡、自己的閱歷,不善言辭,不善政治,耍嘴皮子耍不過袁滋這一類老油子太過正常。
在郭戎的故意縱容之下,袁滋顯得越發肆無忌憚,剛開始還只是詢問一些簡單的問題,但是漸漸的……
試圖,透過郭戎瞭解朝廷和皇帝的真實想法。
試圖,透過郭戎探查朝廷的底線。
試圖,透過郭戎的爭取一些在郭戎看起來都很驚訝的利益。
試圖,拿著鄭州城、義成軍交接談條件。
到了最後,甚至試圖說服郭戎,允許他帶著義成軍一起進攻河北叛軍。
看著越來越自信,同
時也越來越肆無忌憚的袁滋,郭戎發現袁滋這傢伙除了膽子小,其他什麼都不小。
尤其是野心,甚至可以吞天噬地,郭戎甚至感覺給他個龍椅,這傢伙都敢上去坐坐。
看開始郭戎還很懵逼,到底是誰給了袁滋如此的勇氣。
然而,到了最後,聽到了袁滋那肆無忌憚到了瘋狂的想法,作為平亂軍的一員參戰,郭戎終於明白了袁滋這傢伙勇氣的來源。
一切還是來自直接實力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