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忽獵雲在袁國的聲名一時無幾,無人能及。
加上忽獵雲根本不承認自己是荀國之人,所以荀國對其也沒有辦法,此事最終平息。
但是幾年之後,荀國皇帝突然暴斃,之後登基的皇帝並非北緬王的孩子,因為北緬王唯一的兒子在一次生病的時候發燒,將腦子燒壞了,所以登基的人又變成了其他的旁支。
而這一次的新皇登基之後,荀國和袁國的關係竟然前所未有的好了起來。
原本兩國水火不容,邊境之地多有摩擦,但新皇登基後卻一改政策,甚至主動對袁國示好,兩國逐漸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一時間,百姓安居樂業,經濟更是發展的極快,也正是因為有這個先例,袁國嚐到了友好來往的甜頭,便也主動和大宋建交,一直到現在。
這突然的變化看似是好的,但實際上發生了什麼誰也不知道。
只是私底下一直有傳言,這一切都和忽獵雲有關,只是無人敢當面提出這個問題。
之後,忽獵雲自請前去駐守邊疆,時間久了,眾人這才開始慢慢的淡忘他,但是虎父無犬子,他所生的孩子,忽於影,比之曾經的他絲毫不差,在戰場上戰無不勝,一度被袁國的百姓稱之為戰神。
而忽獵雲又才慢慢被人想起來。
他結識了好些個異姓兄弟,如今在軍中也都是身居要職,而且對忽於影十分寵愛。
這樣的情況讓袁國的皇帝開始害怕了,所以召回了忽於影,讓他長期駐守在京城之中,畢竟,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才放心。
但光這樣還不夠,皇帝還將她的庶妹賜給了太子做側妃。
畢竟只是庶出,做個太子側妃也不算跌份兒。
而其他軍中一些大將也在皇帝的操作中慢慢被分權,或者就是被調崗到一些沒什麼實權的部門,或者直接頂替了一些文臣的職位,最終鬱郁不得志。
本來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可惜,袁國的上一任皇帝死的太突然了,新皇登記後,太過荒Yin荒唐,這才激化了矛盾。
而忽於影如此順利的攻破皇城,一路上幾乎沒有碰到阻礙,這背後說是沒有荀國的幫助,誰也不信。
而若是忽於影和荀國還有著某些不為人知的聯絡,那麼他若是想要對大宋做什麼,還真不是不可能。
荀國之人向來善戰,相對自認為正統的宋朝,其民風野蠻,全民皆兵,而且比較排外,換一種說法,就是非常不好惹,戰力強大。
想到這兒,眾多大臣都不由自主的感到些憂慮。
但半數人還是覺得這不過是杞人憂天。
「太子殿下,忽於影的身份也並不能說明什麼,不能因為您的無端臆測,就無端的判斷我們將會失去一個盟友。」一個年輕的大臣沉聲道:「萬一人家並沒有這個意思,而我們行事太過激進,惹惱了忽於影,到時候弄巧成拙,可就不好了。」
「到底如何,確實不能靠猜。」
太子笑了笑,對皇帝道:「父皇,我看,要不邀請袁國的使者前來吧,按時間來說,也該來了,今年他們還沒有將該送的東西都送來呢。」
之前雙方曾有過約定,每年,袁國會派人送來他們國內各地的特產,牛羊,馬匹等等,今年的確實沒有送來。
皇帝點點頭,「那就這樣,修書一封,給新帝送過去吧,既然他們國君換了人,有些條例什麼的,或許也應該改改。」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