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很明顯,隨著擬龍和血裔的基因改造程序的推進,擬龍、血裔、血龍、龍人、小鱗翅龍或許會成為規模最大的巢龍族群。
擬龍和血裔是門檻低,龍人和小鱗翅龍是體型小。
至於血龍......
血龍這種巢龍,是地行完全不依靠核心的能力,直接透過他自己的控制製造出來的巢龍。
缺陷等方面也是最大的。
甚至,應該說它們的各項身體機能,都是不完全的。
不過,應該說,有一個相對比較好的訊息。
“海流觸手”,這種在牧海者種族之中相當普遍的能力。
這種能力,經過地行的一次次篩查和追朔,最終得以確認,是源自於這個世界一種類似盲鰻的生物。
盲鰻,一種類似於黃鱔的生物,它們能夠分泌出一種特殊的粘液。
從能力角度,可以某種程度上視為水裡的蜘蛛或者說蠶之類的鱗翅目昆蟲。
盲鰻的黏液與其他動物的黏液不同,不僅包含溼滑的黏蛋白,還包含微細的纖維,或稱“黏液紗線”,只要一遇到海水,就會粘結在一起,形成如同紗網絲線一般的事物。
這種類似盲鰻的異界生物,會將網紡織成類似水母觸手一般的絲線,在水中結網,伏擊敵人。
牧海者種族的海流觸手能力,和它們相比要強大很多,但地行幾經比對,可以確認牧海者種族的海流觸手類法術能力,就是來自於它們。
而且,牧海者種族這些類似軟體動物的種族,似乎因為外套膜(烏賊身體旁邊那像是裙子一樣的鰭)的關係,具備高強度的軟骨化、肌肉化能力,能夠讓水流快速凝結.......
用不同的巢龍作為趨同演化的實驗個體,幾近嘗試之後,地行得到了讓血流變得像是海流觸手一樣的能力。
有得有失吧。
地行的血能巨型化,本來就是依靠血能、風元素和鮮血、體液的高速驅動,透過高速流轉來獲取強大的破壞力。
這種血能肌流化的血束肌體,讓血能本身的近戰能力增強、防護能力增強、攜帶血能的流動效率增強,但是重點依靠的是“重水”。
如果重水的量變少的話,基本上就會恢復到和原來差不多的水平。
一旦重水消耗殆盡,他就會變得和其他非水生生物一樣,在水裡受到極大的元素排斥,難以使用風元素,只能用血能。
但是,一旦有足夠的重水,他就可以獲取堪比水生生物的水中優勢,只不過代價是自己的恢復能力隨著重水的濃度上升而下降。
重水的濃度比例達到極致的話,他的身體細胞甚至會徹底停止分裂和修復。
在把濃度保持在70%90%這個區間的情況下,他的恢復能力依然能夠維持在70%左右。
這是地行需要解決的問題——
他原本已經放棄了生物電體系,重水對於他的身體本來已經幾乎毫無影響。
但是,他又找回了生物電體系,導致重水重新對他的身體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