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就是在鱗翅龍身上進行的實驗性特化。
狂獸們的飛行相關標籤,更適合翼飛龍一些,羽飛龍也可以收穫一些好處,但並不怎麼適合鱗翅龍。
鱗翅龍們主要是樹棲的特化。
而這群狂獸之中,似乎並沒有這類特化的方向可以作為用在它們身上的實驗方向。
所以,地行也只是給它們簡單地特化了一下前肢以及能夠壓縮和噴吐風暴的高壓口腔——在沒有喙嘴的情況下。
雖然羽飛龍中,聯鳥飛龍為代表那一群喙羽飛龍,在壓縮風彈上進行了特化,具備更強的攻擊力,但是也因此放棄了牙齒——
口腔內過多的東西,是阻礙壓縮的障礙,沒準還會不小心傷到自己。
而鱗翅龍不同。
它們在生命力、恢復力上的特化,讓它們即使受創也能夠恢復。
並且,地行也想試試在沒有喙嘴的情況下,是否能夠獲得同樣的壓縮能力。
喙嘴和他的形象的確不怎麼適配。
他也不想放棄牙齒的咬合殺傷力。
這個情況下,鱗翅龍們就成為了相對來說最好的實驗物件。
並且,它們較為龐大的生命力,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更接近地行一些。
在經過血冠強化後,地行的血能風暴,甚至可以說是生命力佔比稍多一些。
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特別的演化了。
哦,還有前肢爪,地行給它們的前肢爪進行的了強化特化,但也只是單純的力量方向的強化,對於前肢爪的演化目標,他還是放在淵龍的身上。
而小鱗翅龍,在這一次作戰之後,地行再一次確認了它們該走的方向——
增加儲能、增加防禦、犧牲攻擊力、強化治療。
地行不需要它們進行攻擊性的戰鬥。
用通俗的話來說,它們在往奶媽、聖騎士之類的方向走——
儘管這個也不太準確,但地行卻是沒有想到更簡明更形象的對應。
而除了他們之外,其他的巢龍部隊,也在幾次迭代之後,有了一些進展。
現在,地行直接從自己的視角進行評估,或許會有一些誤差。
之後,還是直接讓它們進行對抗,測試一下它們的實戰能力,看看它們的演化水平到底如何。
思緒落下,地行的身軀動作,那更加龐大且猙獰的駭人身軀,在一眾巢龍的注視下,從伏地的姿態站起,背部的兩對血色巨翼,在這一刻高高地抬起,在彷彿要掀起風暴一般的動作中,翼周捲動著血風,轟然升空。
在這一刻,隨著他的身軀升上天空,血色巨翼向著一眾巢龍投下了遮蔽天空的黑影,徹底籠罩了巢臺:
“巢龍們,讓我看看你們的力量。”
ps:定時沒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