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走後不久,朱怡銘也命人準備收拾行裝,準備前往河間府避暑養養身體了。
朱伯沐帶著兩小隻出了齊王宮,準備帶他們去城外踏青。
走出齊王宮,等待他們的是一輛黑色的轎車,轎車前後還有六輛轎車,以及站在車子旁邊,身著黑色曳撒,腰間配著手槍計程車兵。
上了車,朱伯沐看著旁邊的兩小隻在玩擲駟,而他則是將目光放到了窗外。
車隊很快啟動,從齊王宮左邊的洛陽門駛出,來到了西京城的輔道上。
這條輔道左邊是齊王宮,右邊是六部衙門,因此出現在這裡的大多都是官員,沒什麼好看的。
過了片刻,當車輛來到玄武大道後,四周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腳踏車道上是許多騎車下班的工人,他們身著短衣長褲,和田間的百姓一樣穿著簡便,不容易發生事故。
等他們回家後,他們便會洗個澡,換上圓領袍或道袍、曳撒等服飾休息,亦或上街閒逛。
朱伯沐的目光越過他們,看向了人行道的行人。
由於已經到了放學的時間,因此許許多多穿著圓領袍下課的學子都三五成群的在回家的路上。
他們揹著書包,這些書包款式不一,有的是雙肩,有的是斜跨,各有特色。
眼下是齊國立國的第九十七年,儘管沒有路燈、百姓家中也沒有通電,但街上已經有了公共汽車和轎車、卡車、摩托車等產物。
齊國百姓的生活很好,不管是農民還是工人,基本上一戶五口之家每年的收入都在六十兩到一百五十兩之間。
百姓們不一定會買轎車和卡車,但售價五十兩的摩托車還是有不少人買的。
在道路上,騎著摩托車的人並不在少數,大部分都是基層官員和工人。
齊國的物價一直很便宜,原因在於早在朱由檢時期就定下了具體的惠民政策。
即“百姓的衣食住行四項成本不能超過其收入的三分之二”,因此歷代齊王都是在一邊維持物價,一邊小幅度增長工價。
齊國可以做很正常,首先地廣人稀,資源眾多。
加上歐洲和西崑崙都是齊國商品的市場,因此想要維持這個局面還是比較容易的。
只要不是過的太奢靡,基本每個齊國百姓還是都能存一些餘錢的。
因此到了摩托車出現的時候,許多人還是可以咬咬牙買一輛摩托車的。
這樣的現象不僅存在於城市工人之間,也存在地方鄉村之中。
由於眼下是農閒的時候,因此一些採購化肥和農藥的農民也會進城。
坐在車上,朱伯沐可以清楚看到許多農民騎著三輪摩托車,後方的貨鬥裡裝著十幾袋化肥和各種農藥。
看著這一幕,朱伯沐心裡很高興,但卻不免想起了大明的百姓。
他很清楚,這樣的一幕出現在齊國很正常,但暫時還不可能在大明出現。
大明的體量太大,階級固化也比較嚴重,百姓想要使用上這些汽車、摩托車,恐怕還需要一段不短的日子。
想到這裡,朱伯沐就不由想到了南海號事件,進而忍不住擔心起了大明朝的百姓。
“唉……”他長嘆了一口氣,緊接著揉了揉眉心,望著窗外承平已久而日子滋潤的齊國百姓,他不由閉上了眼睛:
“早點結束吧,希望國朝的百姓也能如齊國百姓這般,早些享受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