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泰西省已經有一百六十七萬常住人口,而火車則是源源不斷的從中原運送物資前往泰西,支援大軍西征。
此時,沙俄佈防在邊境的軍隊只有六萬人,並且以伏爾加河西岸高地為防守陣地。
伏爾加河高地陣地經過沙俄十幾年的修葺,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一道完美防線。
然而,李定國並未打算和高地的六萬沙俄軍隊交戰,他命令朱慈炅率領兩萬騎兵包圍伏爾加河高地的六萬俄軍,隨後與吳三桂直撲莫斯科。
由於主力都在東部和西部,因此沙俄的腹地兵力空虛,吳三桂率領一萬前鋒騎兵輕易突破中沙俄高地,只用了三天時間便穿越沙俄腹地,深入中部地區。
三月十七日下午,老當益壯的吳三桂已經率領一萬先鋒騎兵抵達莫斯科河東岸眺望對岸的莫斯科,並攻下了曾經梁贊大公國的首都梁贊。
見到東岸的明軍,莫斯科城內的阿列克謝一世以為東部六萬軍隊已經被全殲,於是慌忙帶領軍隊撤離莫斯科,前往聖彼得堡。
當天夜裡,李定國率領三萬馬步兵抵達莫斯科河東岸,並趁夜渡河。
第二天上午,明軍出現在莫斯科城下,沒有逃離莫斯科的大部分守軍被全殲,申時三刻五分,明軍徹底打掃完整個莫斯科。
莫斯科被攻陷後,明軍並沒有屠殺居民,而是准許他們逃往聖彼得堡。
三月二十日,李定國命吳三桂率一萬馬步兵防守莫斯科,自己率領一萬騎兵和兩萬馬步兵南北橫掃莫斯科河以東的諸多城池。
在明軍手中的步槍和火炮面前,所有的守軍都如草芥一般被清理,明軍長驅直入,其戰鬥力與速度是戰爭史上聞所未聞的,整個沙俄陷入驚慌失措之中。
三月二十六日,在逃亡聖彼得堡的途中,阿列克謝一世在驚恐之中病逝,其子費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即位沙皇。
由於即位時年幼,因此沙俄的朝政由納雷什金家族把持。
四月初五,在費多爾三世抵達聖彼得堡的同時,納雷什金家族建議派人議和,這個提議得到了少部分貴族們的認可。
不過,大部分貴族認為丟失了莫斯科以東的疆域後,沙俄無法立足於聖彼得堡,因此強烈反對。
然而,伴隨著城池不斷淪陷的情報傳來,他們只能無奈低頭。
六月初一,當明軍清理完莫斯科以東的最後一個城堡,沙俄派人前往莫斯科議和。
此時,莫斯科以東還保持在沙俄手中的,只有伏爾加河高地的那六萬軍隊。
在明軍的放縱下,大量的沙俄百姓逃往西部,饑荒在聖彼得堡蔓延。
七月初一,在晾了沙俄使者一個月後,李定國與對方談判。
經過三日的交鋒,沙俄割讓莫斯科及莫斯科以東的所有土地,《莫斯科條約》簽訂,六萬沙俄軍隊以及大量沙俄百姓撤往聖彼得堡。
八月,經過一個月的趕路,捷報成功傳回京城,皇帝大喜,加封李定國為燕山侯,吳三桂為平西伯。
同時,皇帝將莫斯科及莫斯科河西岸的兩個城市和鎮子交給定王,在當地設立定國作為外藩,給予定國十個營的兵力編制和十個營的步銃、燕山五斤炮作為裝備。
九月十五,訊息送抵莫斯科後,李定國與吳三桂班師回朝,定王朱慈炅率領三營兵馬留駐定國,莫斯科更名為定襄。
冬月十一,李定國率領上直四騎衛返回京城,平西伯、北軍都督吳三桂駐紮泰西省。
乾聖六年正旦朝會,戶部尚書陳廷敬上疏,言“國朝人口已有三億三千萬,然地方之上許多官員隱匿土地,以致耕地未增許多,請旨清查田畝。”
皇帝朱慈燃聞言,當即命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成德聯同三司清查天下田土。
四月,四川布政使焦長蘆被查出隱匿新墾耕地二十餘萬畝,震驚天下的“隱田案”爆發。
案子從四月初五焦長蘆被查開始,至八月二十四日,經左僉都御史成德查實貪墨耕地官員不下萬人。
在案中,侵吞百畝以下者九千餘人,一千畝以上一萬畝以下者三百餘人,一萬畝以上、十萬畝以下者二十七人,十萬畝以上者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