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喝了一口茶,漫不經心的詢問著,而之所以他有把握統計出大概的嬰兒數量,主要是因為眼下惠民藥局吸收了大量民間穩婆,並且對她們進行了專業的培訓。
因此,在市面穩婆較少,且技術不高的情況下,惠民藥局那免費穩婆就成為了大部分民間百姓接生首選的人選。
至於穩婆,她們拿著惠民藥局那每年六至十兩銀子的俸祿,足跡從縣城到集鎮,基本可以記錄下大明六成以上人口的新生兒。
另外,由於嬰兒不登記造冊就無法就讀官學,所以民間生下孩子後也會帶著孩子去做登記。
因此,大明每年的新生兒統計資料和真實數量,基本差距也就相差兩三成左右。
這放在後世算是誤差較大的統計了,但在這個時代已經十分難得了。
“今歲過去五個月,惠民藥局和戶部統計上奏的是二百二十餘萬。”
“按照這個情況,今歲的新生兒數量大概有六百萬左右,大概會比去年增加了八十餘萬。”
李永貞彙報出了大明的人口情況,大概六百萬的數量,這個數量的新生兒已經尤為不易。
那新增的八十餘萬新生兒,朱由檢不用多想都能猜到是北方人口的反彈。
自從北方旱情在去年開始消退,百姓的生活也開始過的滋潤了起來。
肉眼可見變好的環境,自然就讓百姓可以大膽生了。
不出意外的話,從明年開始,大明的人口增長就會恢復正常。
在科技不發展,現有資源的情況下,大明兩京二十八省的人口峰值估計會在八億左右。
如果能達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水平,那人口峰值可以進一步增加到十二億。
不提十二億,便是那八億的人口峰值,恐怕都需要大明百姓不節制的花上百年時間才能達到。
大明的國祚,很有可能在海量資源的填補下,很輕鬆的走過四百年。
“人口得鼓勵,國朝每年從海外運回那麼多金銀,這些都得消化。”
“如果持續這樣下去,人口不增長,市場不擴大,那國朝始終會陷入通貨膨脹的局面。”
“這些東西你且記下,回去與燃哥兒說道說道。”
朱由檢說話間,將朱由校在棋盤上的優勢饞食殆盡。
“是……”李永貞小心翼翼應下,中間還看了一下身為皇帝的朱由校。
不過,此時的朱由校注意力都在棋盤上,無暇顧及他。
“移民和各省人口都得注意,少民多的省份就遷移,把漢人遷移進去,少民遷移離開。”
“另外對安西和北庭、河中三省,得根據當地的情況遷移人口,最好每個省不要超過當地的土地承載能力。”
朱由檢一邊說,李永貞和其身後的太監一邊記錄,直到朱由檢說完,李永貞才鬆了一口氣。
“退下吧。”
朱由檢落下一子,這也代表他維持了他對朱由校的二百三十四場連勝。
“再來再來!”見自己又輸了,朱由校好似一個賭徒般叫囂著再來。
李永貞退了下去,旁邊伺候的太監上前將棋盤棋子掃下,重新拿出兩盒棋子。
朱由檢和朱由校再度開始下棋,不過在下棋的同時,朱由檢也看了看兩側的太監:
“內廷最近幾年的太監數量降低,日後還是得以宮女為主。”
“嗯……”朱由校琢磨著棋盤,下意識應道:
“天閹之人畢竟難找,每年找上來數萬人,經過考核的人只有不到數百名,大部分僅僅是自我懷疑,但結果不過是有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