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著手裡這份名單,如果說曹文詔和曹變蛟要走就有些棘手,那剩下的九人要走,就讓朱由檢有些為難了,尤其是李自成和李定國要走,更是讓朱由檢不知道應該如何勸阻他們。
“先調任尤世功為北軍都督,再調河西總兵張獻忠前往東軍都督府擔任瀛洲總兵。”
“調山西總兵羅汝才任職泰西總兵,陝西總兵馬世龍為北庭總兵,河南總兵左光先為河中總兵,遼東總兵黃得功調任嶺北總兵。”
這次調任的將領,主要是以北軍和東軍較多,因此朱由檢做出的安排也是以北軍和東軍為主。
唯一申請調任的南方總兵,戚家第三代戚武隆則是沒有的得到安排。
朱由檢看過戚武隆的情報,他其實算得上目前南軍可以獨當一面的帥才,將他調往齊國,這會讓大明蒙受損失。
因此,朱由檢準備暫時擱置戚武隆和李定國兩人。
他們還需要鍛鍊,而這份鍛鍊很難從齊國手上得到機會。
齊國已經沒有敵人了,一些造反的土民也會隨著步槍進入齊國而被鎮壓。
同樣的休養生息,大明還需要防備外敵入侵,但齊國卻並不需要。
他們去齊國,太浪費他們的才幹了。
即便朱由檢知道李定國所想,但他得從大局來考慮事情。
因此,這次算是他對不起李定國了。
想到這裡,朱由檢嘆了一口氣,抬頭詢問陸文昭:
“官場和皇店的交接如何了。”
“都在正常的進行,冬至前結束一切應該不成問題。”
陸文昭回答著,這讓朱由檢心底的石頭塵埃落定,但同時陸文昭又補充提醒了朱由檢一件事:
“齊國那邊對南方十二府的開發遇到了一些難度,當地的土人抵抗力太大,滿都督上疏請增設軍隊為三十營,或者從國朝內部調一批步槍過去。”
“不能擴軍,至於步槍的話先調六萬支過去。”朱由檢不假思索的開口道:
“擴軍容易,裁軍就困難了。”
“先讓滿桂他們等三個月,等步槍調過去後再出兵鎮壓造反的土人。”
“另外對於土人部落也要注意方法,有文字和文化的土民要打散遷移,沒有文字和文化的盡數吸納。”
“如果遇到有文字,有文化,且抵抗力很大的部落,盡數蕩平,不用上奏!”
朱由檢給出了對土民的態度,陸文昭見狀作揖,同時也開口道:
“眼下國朝已經齊民編戶二百六十九萬四千四百二十三戶,其中九十七萬餘戶皆是漢民,剩下的都是土民。”
“齊國治下人口已經達到了一千四百六十餘萬人,每年口糧需求達到了三千五百餘萬石。”
“現在國朝的耕地數量勉強達到了三千四百餘萬畝,基本的口糧問題已經可以保障了。”
“不過,弗朗機那邊每年還需要三百萬石的口糧,齊國估計還得國朝支援兩年才能在滿足本國的同時,額外滿足弗朗機國。”
“另外,唐、吉、淮三國也派人前往東京城詢問什麼時候可以簽訂糧食貿易的合約。”
陸文昭說著關於齊國的事情,朱由檢聽後也不假思索的交代:
“先保障國民,然後保障弗朗機,最後再保障三國。”
“和三國的貿易合約,可以即可簽訂,但生效時間必須是明年秋收後,另外糧食數量也是逐步增加,不可能一步到位。”
“這些事情,你讓夏允彝安排就足夠。”
“是,卑職明白。”
說完最後的政務,二人也就不再討論政務,而是改口聊起了過往的一些事情。
也正在他們閒聊後的幾天,歷經數年的離別,一輛搭載著思鄉之情的火車也從大同府駛向了順天府。
“嗚嗚……”
汽笛聲在耳邊迴響,車上眾人大多已經睡著,他們人人身穿鴛鴦戰襖,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平靜,陷入深深地睡夢中。
這是西征大軍得到休假計程車卒們,而和他們一樣得到休假資格的,還有望著黑洞洞窗外,裹著毯子卻難以睡著的李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