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朱由校的選擇讓眾人大跌眼鏡,他選擇了幫助自家弟弟,將還算聽話的閹黨給覆滅。
閹黨的覆滅對大明來說是好事,但對於朱由校來說不是。
可以說自從閹黨覆滅,魏忠賢被朱由校“關在”身邊開始算起,朱由校就已經沒有了和朱由檢打擂臺的機會。
他這個皇位得看朱由檢臉色,包括他自己。
這一機會過去了十七年,而眼下隨著齊王府重在齊國而力量衰弱,東宮漸漸勢大的局面出現,官員們也相信朱由校不會再選擇錯誤。
只是可惜,他們還說判斷失誤了,朱由校依舊不準備遏制自家弟弟。
或許他百年之後,他的子孫會罵他培養出了一個怪物似的齊國強藩,但他自己清楚,別說人口,便是自己的皇位,都是自家弟弟給的。
這是他在這麼多天的糾結下,最終釋懷的結果。
他不再擔心齊國會比大明強大,而是選擇了順其自然。
“弟弟……”
朱由校忽的開口看向朱由檢,五味雜陳。
“旱情尚未結束前,遷移的事情還得好好做才行……”
朱由校開口給移民定了調,這讓四周官員一時語塞,不知道該怎麼說。
他們倒是想勸諫,但齊王就站在旁邊,一開口恐怕就得被齊王府的人惦記上,因此他們之間只能相互對視,眼中透露著無奈。
“臣弟,領旨……”
朱由檢合手作揖接旨,心裡十分難受。
他又何嘗不知道齊國和大明的關係將是難題,可他不可能自己動手斷絕齊國發展。
齊國如果不發展,那他怎麼說服目前還在大明境內的那群齊王府驕兵悍將?
他們不離開,大明還是會動亂。
想要他們離開,只能給他們一個強國的上臣位置和權力。
說實話,朱由檢有的時候很羨慕自家老祖宗朱元章,當然更多的是欽佩。
欽佩他能眼睛不眨的清洗那麼多有問題的文臣武將,哪怕他們曾與自己並肩作戰。
這一點,朱由檢很難做到。
他清楚只要自己敢動手,大明內部就會爆發內戰,即便內戰規模會很快被控制,但那也不是他想要的。
大明百姓受了十幾年旱災,自己又怎麼能讓他們再受兵災呢?
在時間推移下,朱由檢有些理解了漢光武帝劉秀,但他也知道劉秀做法的後果,所以他不能因為百姓而不管驕兵悍將。
以雙方妥協前往齊國為結束,這已經是朱由檢能想到的最好辦法了。
“弟弟別太憂愁,還是當以身體為重。”
瞧著朱由檢那作揖時緊皺的眉頭,朱由校又何嘗不知道自家弟弟的難處。
自家弟弟和自己,始終不能隨心所欲的掌控一切。
只要是人,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皇帝,都有需要妥協的時候。
朱由校對百官,朱由檢對諸將,都是如此罷了。
“走吧,大同已經看完,勞煩弟弟帶我去太原看看了。”
朱由校擠出笑容,希望自家弟弟別太煩愁。
見他努力活躍氣氛,朱由檢也擠出笑容:
“皇兄所願,臣弟不敢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