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清朝入侵中原的緣故,這讓明代人和清末人有本質的不同。
明代人由於更加自信,即便朝廷再怎麼推動廢奴運動,他們還是沒有超過歷史上的行為,頂多就是揍一頓士紳,只有少量士紳被當場打死的現象。
士紳被打死的事情一經發生,報紙和皇店也宣傳讓曾經的奴僕們理智,並且會宣傳《大明律》對殺人之後的刑罰判處。
只是口頭的宣傳如此,但實際情況是兵馬司和軍隊根本不管奴僕們是否打死奴役自己計程車紳。
這讓一些曾經對奴僕刻薄,動輒打罵奴僕計程車紳們更加小心翼翼,他們不敢在官府官員出現後露出一點不配合的舉動,生怕一著不慎便被綁起來,插上牌子巡街。
這樣的“動亂”下,許多百姓家裡也遭遇盜竊,一時間地方衙役的壓力驟增。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整整三個月,起居注官將其稱為“奴亂”,指的不是奴僕生亂,而是指的廢除奴僕導致的一些亂象。
“七百二十七萬賣身奴僕和佃戶,三千七百餘萬兩銀子,朝廷恐怕拿不出這麼多銀子為他們贖身。”
當這三個月的“奴亂”事件過去,春和宮內的朱慈燃也拿到了地方縣衙統計的大明賣身奴僕和佃戶文冊。
大明的人口為此驟增至一億八千七百餘萬,這情況雖然讓作為監國的朱慈燃十分開心,但對於贖身銀的事情他也卻十分頭疼。
不過對此,站在他身旁一側的堵胤錫卻躬身道:
“齊王府那邊早早傳來了訊息,這次的田畝收回銀兩和贖身銀,都將由金融司出紙幣和士紳們購買,恐怕眼下已經開始進行了。”
“這麼快?”聽到堵胤錫的話,前些日子才知道紙幣這件事情的朱慈燃有些發愣。
他在民間走動,是知道百姓對寶鈔有多抗拒的。
他齊王叔被稱頌的其中一點原因便在於回收寶鈔,而眼下他的齊王叔也要發行類似的貨幣了。
“這就是新幣……”
堵胤錫說著,同時也從袖子裡拿出了一張摺疊起來的紙幣。
當這紙幣出現的時候,朱慈燃便眼前一亮。
和透過寫字來辨認的大明的寶鈔不同,大明的十兩紙幣採用的是圖畫。
紙幣正面是官學學子抬頭就能看見的天啟皇帝畫像,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別書寫了繁體的“十兩”二字,正上方和正下方則分別書寫“大明銀行”和“大明通寶”八個字。
翻到背面,出現的是代表紫禁城的圖畫,以及阿拉伯數字的“10”。
“這觸感和寶鈔確實不一樣,這墨水似乎也不容易掉。”
朱慈燃摸了摸手上的紙幣,忍不住的點頭。
能看出來,他對這款紙幣十分滿意,而旁邊的堵胤錫也藉機說道:
“這紙幣看樣子便是齊王殿下對付士紳們的利器,畢竟面額那麼大,百姓是很難沾惹上的。”
大明寶鈔對百姓的影響大是因為它的面額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寶鈔面額分為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和一貫。
對於明初就能年入十幾兩的百姓來說,這些紙幣他們都能接觸得到,因此在大明加印寶鈔的時候,受影響最大的自然也是百姓。
但朱由檢並不準備這麼做,而是用紙幣先收割士紳,再慢慢普及向百姓。
對於家庭每戶年收入也不過二三十兩的大明百姓來說,面額十兩銀子的紙幣是他們很難接觸到的存在,只要不過量濫發,對他們的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
“行了,收起來吧,我們出行也用不到這東西。”
朱慈燃把玩了這紙幣一陣子,隨後才將它交還給了堵胤錫。
堵胤錫聞言也不由笑道:“每次出門都是殿下付銀子,這倒是讓我等有些汗顏。”
他這話一說出來,旁邊的張修、劉順、李永貞等人都不由暗笑,因為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