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他不知道該怎麼說,生怕說到了一些不好的話,讓朱由檢不喜。
不過朱由檢沒有那麼敏感,他代替陸元高說道:
“工錢高、物價低這是事實,不過百姓生活的大頭不在這些上面,主要還是在房租這塊。”
說著,朱由檢帶著陸元高走出皇店,在門口的“牙行告示牌”上打量了起來。
牙行的告示牌包括了租車、租房、買房、買地等各種資訊,旁邊還坐著一個負責介紹的店員。
遇到想要了解的資訊,百姓可以詢問店員,店員再過來介紹。
不過只要百姓不開口,店員也不會過來,畢竟看熱鬧的很多,有的人只是看看罷了,每個人都介紹的話,一個店員根本不夠。
朱由檢看了看告示牌,由於是這間皇店是內城黃華坊的皇店,因此它的告示牌上也皇店附近的一些房屋租售資訊。
黃華坊位置還算不錯,因此房租和房價也比較高。
【黃華坊祿米巷第三弄,三分小院,年租四兩銀子】
【黃華坊武學巷第二弄,三分四屋小院,售價三十兩銀子】
簡單看了租售資訊,朱由檢大概就能瞭解內城的房價情況。
“京城的力夫工價是多少?漲了沒有?”
簡單看過之後,朱由檢向著馬車走去,同時詢問起了陸元高。
對此,陸元高搖了搖頭:“還是三十文,沒漲過。”
“三十文……倒也不錯。”朱由檢微微頜首,稍微算了算物價。
如果一個成年男子每日只消費十文,每天堅持去做工,那大概四年就能在內城買一個佔地一百八十來平,擁有四間屋子的小院。
如果是外城的話,大概只需要兩年時間就能買到這樣的院子。
總的來說,明代的房價還是普遍實惠便宜的,古代王朝房價最貴的還數兩宋。
同樣大小的院子,如果放在北宋的汴梁內城,那價格最少在一千貫往上,只有力氣的力夫在北宋汴梁的工錢只有每天三十文,和大明的力夫是一樣的。
如果是一個力夫想要在宋代汴梁的內城買一個三分地小院,那需要不吃不喝一百年。
如果是一個懂文識字,每日替人抄書生活的書生,那也需要四十年時間。
這種院子還是百姓和小官小吏買了居住的,如果是一些地段較好的屋子,面積稍微大一些,那價格基本不低於六千貫。
即便像歐陽修、蘇澈這些大文豪,也需要租房十幾年,然後才能存錢買下一處普通的宅子。
相比較宋代的房價,明代房價可謂便宜如草芥。
力夫基本不識字,如果是識字的人,那基本可以去做一些跑腿活計,每日的工錢少說也有五十文,買房速度更快。
這麼想著,朱由檢看了看四周洋溢著笑臉逛街的百姓,他也笑了笑,隨後才上了馬車。
周素潔等了他一會兒,因此也好奇有什麼有趣的事情,不由在他上車後詢問起了他。
朱由檢說了說米麥蔬果的價格,然後又說了說房屋價格,最後說了說百姓的工錢問題。
對於周素潔來說,這些東西很平常,他除了感嘆蔬果米麥的價格便宜外,並不會覺得便宜的房價值得討論。
因為不僅是在京城,可以說在大明任意地方,房子都算不上奢侈品。
周素潔的祖籍是蘇州府的吳縣,比起京城,吳縣的房價還要高些。
不過即便如此,吳縣的百姓也從來沒有擔心過買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