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裡啪啦……噼裡啪啦……”
“唱——”
“恭請陛下聖安……”
清晨,當鞭炮聲響徹京城,伴隨著鴻臚寺卿的唱聲,身著朝服的百官紛紛開始唱禮。
在他們的下跪、唱禮聲中,天啟十七年正月初一如期而至,而說好這一天返回京城的朱由校,此刻也身著冕服,坐在了皇極殿的龍椅上。
“朕安……平身吧!”
“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校語氣平澹的開口,聲音在皇極殿內迴響,並很快得到了回應。
手持笏板的百官紛紛起身,而這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自然就是同樣身著冕服的朱由檢了。
兄弟二人數年未見,如今好不容易碰面,場景卻是在新年的朝堂上,不免讓人唏噓。
雖說是時隔多年的見面,並且場景是大朝會,但對於朱由檢來說,當他看到自家那口口聲聲說自己“瘦了”,但實際卻已經近二百斤重的哥哥時,他一時間差點沒繃住。
倒是除了他,其他大臣都覺得沒什麼,畢竟男人就得胖。
明代的審美雖然不至於要求男人膀大腰圓,但起碼也得身材強壯。
如眼下的朱由檢,身高五尺九寸(189cm),體重一百四十餘斤(84kg),但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還是有些偏瘦。
“朕今日歸朝事務繁雜,便簡單朝會一場吧。”
作為皇帝的朱由校被自家弟弟的眼睛盯得有些心慌,連忙開口打斷自家弟弟的眼神,同時也想起了乾清宮裡那堆積如山的奏疏,不免對朱由檢投去抱怨的眼光。
朱由檢一看到這目光,立馬就知道自家哥哥已經看過乾清宮裡的奏疏了。
其實也不多,不過區區兩千六百多份罷了,以朱由校處理奏疏的速度,也就一個月的時間就能處理完……
“陛下既然歸朝,臣弟乞請辭去監國之位。”
朝會一開場,朱由檢便表明了自己交權的想法,但下面的官員一聽,當即便炸起了鍋:
“陛下剛剛回京,身體還未曾適應,齊王若是此時請辭,恐怕不利陛下身體。”
“朝中大小事宜過多,六部尚且吃力,何況陛下?請齊王繼續監國。”
“請陛下、齊王三思……”
作為最恨不得皇帝死的燕山派,眼下卻一股腦的關心起了朱由校的身體,這不由讓人無語。
“臣近來身體抱恙,辭去監國之位也是準備養養病。”
“哪怕陛下不批准,也請准許臣將這些年積攢的沐休使用。”
朱由檢的話不卑不亢,但一說出卻讓廟堂之上群臣臉色大變。
沐休是常理,但問題在於朱由檢積攢的沐休時間太多了。
且不提天啟四年以前的五十幾天,單單說天啟五年開始,官員每年的沐休和各種假期是五十二天,而朱由檢每年往往只休息一兩天來說,現在朱由檢積攢的沐休不下六百天。
六百天……這都快兩年時間了。
朱由檢要是真的休息兩年時間,那廟堂還不得亂套?
因此,百官們紛紛向朱由校投去了目光,希望皇帝能說句“公道話”。
“這個……”坐在高位的朱由校沉吟片刻,猶豫著說道:“監國之位的事情先擱置一些時日,至於沐休,暫時先放百日如何?”
“陛下聖明!”
人的本質就是得寸進尺,當朱由檢說要辭去監國之位,群臣都表示了拒絕,但當朱由檢要求沐休六百日的時候,群臣們有覺得請辭沒有什麼不妥了。
現在皇帝保留了齊王監國之權,又限制了沐休,他們反而高興的唱禮。
“臣遵旨……”得到了三個多月的休息時間,朱由檢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