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達瓦里河是印度中南部地區最大的河流,發源於西高止山脈東麓,河流向東南方向流經德干高原,最後分成幾支注入孟加拉灣,河流全長近二千五百里。
由於戈達瓦里河河網密佈,支流眾多,加上春雨降臨,水量充沛,明軍成功依託河網阻擊了莫臥兒的九萬軍隊。
然而火藥不足是事實,除非關鍵時刻,明軍無法使用火炮反擊莫臥兒軍隊,而莫臥兒仗著靠近本土,將火藥源源不斷的運抵前線,每日炮擊明軍防線。
李自成剛才的怒罵,也是因為被炮擊了大半個月後的無奈抱怨。
兩個半月的交鋒,明莫兩軍各有傷亡,明軍在防守撤退的路上戰死四千餘人,莫臥兒則是在河網遭遇明軍阻擊而戰死五千餘人。
這看似明軍佔據上風,然而負責防守的明軍兵力只剩下了四萬。
倒是沙賈汗在摘取了明軍遺留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後再度增兵三萬五千人,前線的莫臥兒軍隊達到了整整十二萬。
四萬人防守十二萬,加上春雨結束,夏季到來……
這樣的局面不止是李自成難受,所有明軍將領心裡都是難受的。
“近來軍中多有水土不服的將士,非戰鬥減員已經達到了八百多人,如果黃都督和盧監察使再不能清剿叛軍,恐怕我們……”
朱聿鍵皺著眉開口,而他的詢問物件自然便是被派來協助黃龍的戚元輔。
只是面對這種局面,戚元輔也十分無奈。
後方是十幾萬打游擊的叛亂軍,以及兩三千萬企圖造反的南亞土人,而明軍除了不足十四萬的海陸兵馬外,便只有不足二十五萬的遷移百姓。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訊息,因為在半個月前,第一批就藩的藩王在南軍都督府十營三萬陸軍的保護下登陸錫蘭府。
本來他們的目的是直接登陸坦焦爾,結果眼下坦焦爾等地叛軍動亂,盧象升和黃龍一南一北的平叛,諸藩自然不會登陸。
他們帶著遷移而來的六萬多百姓,以及三萬多拱衛營士兵在錫蘭府暫時安定了下來。
得知來了援兵,盧象升使用自己監察使的身份,將十營兵馬調走七營,自己指揮五萬餘人由南向北的推進平叛。
黃龍則是由北向南,由外而內的收復沿海城邦和內陸城池。
按照這時間,最多兩個月就能將沿海城邦收復,然後圍剿內地的叛軍。
“黃都督和盧監察使最多兩個月就能把沿海收復,你們不用擔心。”
戚元輔出言安慰了一下這群新生代的將領,同時也對他們的心氣感到失望。
對於他這種從萬曆年間走來的將領來說,暫時的戰爭壓制並不算什麼,明軍雖然眼下被動挨打,但這是多方面意外因素導致的。
只要南方平叛結束,後續的另外十營援兵也登陸南亞,那明軍立馬就能組織起十二萬的陸軍,以及兩千多門火炮的大優勢來進行反擊。
眼下的失利並不代表什麼,士氣更不能跌落。
“不過也好……”掃視著李自成等諸多將領,戚元輔在心底感嘆道:
“讓他們吃吃苦頭也好,不然日後遇到強敵吃癟,恐怕會一瀉千里。”
“這樣水土不服下去也不是事啊……”李自敬抱著自己的頭盔,眉頭緊皺的開口。
他的話贏得了很多人的共鳴,畢竟半個多月就減員八百,那兩個月就是一營。
眼下在戈達瓦里河防線的明軍僅剩十四個營,其中還有一個營減員大半,全軍只有四萬人。
等夏季到來,河網範圍縮小,那明軍的防守壓力會迅速增大。
一千五百多里的防線,僅憑四萬明軍駐守,這著實是難為人。
“水土不服的將士,先送去帕塔姆休息吧,那裡已經被都督收復,另外錫蘭的火藥船隻也會運抵那裡的港口。”
“隊伍就由朱常清伱帶,順帶帶南海營的兄弟去帕塔姆休整,監督當地的土人耕種後收取田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