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物價怎麼樣?百姓的生活如何?就業有沒有問題?府衙和縣衙有沒有欺負百姓?
這些東西,他得慢慢問,細細問……
等他看的差不多,他便逛到了東城,而派出去的錦衣衛也在半個時辰後將訊息送到了他手上。
按照朱由檢的政策,九條鐵路同時動工,但鐵路建設並不是直接鋪鐵路。
因為曾經的驛道留給了府道修建水泥路,因此鐵路得重新規劃,路基得重新建設。
工部的人還在跋山涉水的篩選路線,被授予工部尚書的周延儒也在火急火燎的從四川趕往京城,預計周延儒五月抵達京城,而工部六月初一完成基本鐵路路線的匯總。
由於是大旱情況,今年的僱工不是看工部的需求,而是看災民的需求。
因此各省鐵路基本是一邊選擇制定,一邊僱傭饑民開挖。
工部的預計裡,路基工程會佔據每個工程五分之一的時間。
儘管九條鐵路工期十五年,但每條完工時間並不一樣。
如京門鐵路,這四十里的鐵路,工部的勘測人員已經交出了答卷。
工程在三月二十動工,預計募工五萬人,四月初一開始路基建設,五月十五路基完工,五月十六鋪設鐵軌,八月十五完工測試,最遲九月底可以通車,造價二十五萬六千兩。
整個工期在六個月,由於僱傭人數太多,加上這條鐵路只有三處站點,波及不過三萬多人,因此工部預計得一百四十年才能回本。
不止是京門鐵路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可以說所有鐵路都是如此。
朱由檢沒看這些,只看了時間。
九條鐵路的工程裡,京門鐵路在今年可以投入使用,說不定屆時第四版蒸汽機都沒弄出來,它便可以通車了。
其次是京城至天津的京津鐵路,同樣是四月初一開工,預計明年底通車。
這兩條鐵路並不長,加起來也不足二百六十里。
相比較他們,剩下的七條超長鐵路,最早完工的一條也需要七年時間,即京城通往瀋陽的京遼鐵路。
至於其他的就不用多說了,朱由檢簡單看了一遍便將紙折起來還給了崔應元。
走到東城自然便距離齊王府不遠了,沒有過多猶豫,朱由檢選擇了返回王府。
百王坊內異常安靜,正常來說諸王也不會出門閒逛,因為王府本身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城鎮。
當然,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從去年開始的諸藩不斷遷移。
大半年的時間,十餘位藩王,四十餘位郡王紛紛遷移,按照時間來說,最早遷移的諸藩,應該在二月便抵達了南亞。
黃龍那邊應該是收到了朝廷的書信,知道了朝廷支援小西洋的安排。
不過按照時間和之前的情報來看,眼下他們應該在忙著抵禦莫臥兒……
“放!”
“嘭嘭嘭——”
當朱由檢返回齊王府的時候,如他所想的一樣,猛烈的炮擊在印度半島中南部的德干高原響起。
不同的是,發出炮擊的並非是明軍燕山火炮,而是莫臥兒軍隊的加農炮。
莫臥兒王朝與其他蒙古汗國不同,他並非是單純的遊牧國家,而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火藥王朝,並且這是從立國起定下的制度。
儘管莫臥兒王朝的開國皇帝巴布林是突厥化蒙古人,但他卻特別善於利用各種火器。
上行下效,巴布林都如此,後世子孫自然也不差。